搬台灣錢放款 國銀中國分行存放比2.9倍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我國銀行之中國分行在當地籌資不易,「存放比」竟高達二.九倍,其中更有國銀向台灣母行拆借資金來因應;學者直言,若做不到「當地存款、當地放款」,也不該有這麼大落差,尤其向母行拆借,等於「搬台灣資金、西進中國放款」,將不利於銀行業之健全經營。

  • 本國銀行在中國分行之存放比

    本國銀行在中國分行之存放比

為何國銀中國分行在當地籌資困難?金管會表示,中國法令規定,外資銀行僅能承作人民幣一百萬元以上之定期存款業務,不得吸收小額存款,加上中國當地資金相當吃緊,讓國銀取得存款不易。

僅吸收100元存款 卻借出290元

根據統計,國銀在中國分行今年七月底放款總額一三七五億六千八百餘萬元、存款總額為四七三億八千八百餘萬元,「存放比」平均高達二.九倍。當銀行「存放比」數字超過一倍,即代表放款高於存款,「存放比二.九倍」亦即「國銀在中國僅吸收一百元存款,卻借出二百九十元」!其中,公股銀行的合庫「存放比」為六.二倍,台企銀更高達十三.三倍。

統計顯示,本國銀行整體的「存放比」為七十三%(即○.七三倍),且過去多年也都維持這個水準,與中國分行「存放比」高達二.九倍,相去甚遠。

整體國銀存放比0.73倍 差距甚大

立院預算中心指出,國銀中國分行存放比偏高、存款量低,而同業拆借的資金成本過高,使得其主要資金來源為「分行資本金」(營運資金)與「母行拆借」兩大項;部分銀行甚至主要仰賴「母行拆借」來支應資金,像是合庫為四十一.八%、華南銀為四十九.二%及國泰世華為四十四.八%。

若從國銀中國分行的「資金來源」分析比較,根據統計,由台灣匯入的「分行資本金」占比為三十九.五%,從「母行拆借」資金占比為二十五.九%;相較之下,當地吸收存款僅十五.六%而已!

「這就是搬台灣人民存款,西進中國去放款!」成大法律系教授許忠信表示,礙於當地法令限定,國銀難以吸收足夠存款,這是可以被理解的,「既然收不到存款,就不要放這麼多錢」,不料,我們的中國分行在當地放款,反倒是存款的好幾倍,甚至還回頭搬台灣的錢去放款,風險實在太高。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