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學生公投通過退出學聯

 

(從左至右)香港學聯代表鐘耀華、梁麗幗、羅冠聰、岑敖暉與周永康在金鐘向群眾講話(BBC中文網圖片21/10/2014)

學聯在「雨傘運動」中的角色與路線受到「退聯」派的質疑。(BBC中文網資料圖片)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以大比數通過退出香港專上學生聯會,成為第四家通過「退聯」議案的香港高校。

自去年「雨傘運動」佔領抗議以警察清場結束後,香港學聯的八家成員院校當中陸續出現反對學聯的聲音,認為他們在爭取香港民主不力,與泛民主派政團合作的政治路線錯誤,各院校學生會應脫離學聯自主自決,衍生出各院校的「退聯公投」。

城市大學學生會星期四(5月7日)凌晨發表點票結果,這次投票的3277張有效票中,75%贊成退出學聯。此前,香港大學、理工大學和浸會大學已先後通過「退聯」。

在點票期間,選舉管理人員發現有人投入墨水包污染部分選票。城大學生會與學聯均發表聲明予以譴責。

學聯在Facebook上發表聲明稱,「本會對倒墨此等有意破壞公投程序的卑劣行為予而強烈譴責」,但在「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退出學聯關注組」的Facebook上,不少人留言指控是學聯所為。有關指控目前並未得到證實。

點票結果顯示,這次投票有72張廢票,其中七張標明為受墨水影響而造成的廢票。

學聯分裂

香港學聯標誌(資料圖片)

學聯自1989年「六四」事件後立場親近民主派。

香港目前有19家可頒授學位的高校,其中八家是「退聯」浪潮出現前的學聯成員。在城市大學退出學聯後,學聯的成員只剩下公立的中文大學、嶺南大學、科技大學和私立的樹仁大學。

香港學聯成立於1958年5月,由香港大學學生會等四所大專院校學生會共同創立,自成立以來一直是香港學運中堅,但在1980年代前立場實際上傾向親北京,支持文化大革命。

1971年,由於美國政府決定把有爭議的釣魚島交還給日本,引發各地華人不滿,香港學聯成為了首波「保釣」運動的參與者,組織了不少示威集會。

1984年中英香港前途談判開始,學聯立場開始右傾民主派,1989年北京天安門學運期間參與了香港的聲援抗議和罷課行動,後來更是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香港支聯會)的創始成員。

不過,在浸會大學學生通過「退聯」公投前,浸大學生會代表在學聯會議上表態反對參與今年的「六四」燭光悼念晚會,學聯也因此作出了有關決定。

現在浸大「退聯」後,如果學聯不推翻有關決定,則26年來學聯將首次缺席這場燭光晚會。

(撰稿:葉靖斯 責編:蕭爾)

< 資料來源:BBC中文網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