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ECFA效益樣板 工具機輸中比重反降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工具機曾是馬英九總統當年吹捧ECFA效益的指標產業,馬在「雙英ECFA辯論」時更以工具機業者「賴老闆」為例,說明ECFA上路後上游大企業就可對中下游企業下訂單;還曾以「母機帶小機,ECFA創商機」為題,誇稱ECFA將為我國工具機產業帶來多少好處。但數字戳破馬的牛皮,ECFA上路後,中國佔我國工具機出口比重一路下滑,反而是輸美比重增加。

  • 我國工具機出口比重

    我國工具機出口比重

ECFA效益「保鮮」僅一年

在雙英ECFA辯論中,「工具機賴老闆」被馬英九拿來反覆闡述、吹噓未來的美景。但馬在消費賴老闆後,工具機一度未被納入早收清單,直到業者罵聲四起後,才在最後關頭擠進早收清單,但中國又耍手段,訂出「落日條款」,規定二○一四年起必須是兩岸產製,否則工具機就從零關稅清單中剔除。

根據工具機發展基金會及海關進出口統計數字,ECFA在二○一○年九月十二日起生效後,效益「保鮮期」僅一年,而後中國佔我國工具機出口比重一路跌。二○一一年中國占我國工具機出口比重衝上卅八.六%高點,但隨後一路走跌,到去年前九月已銳降到卅二.七%,反而是出口美國比重從八.八%成長到十%以上。

整體機械產業也一樣;從二○一一年出口中國比重達卅三.九%,到去年前九月已降到三十%出頭;而出口美國比重卻從十四.二%成長到十六.一%。

中部某工具機大廠直言,當初政府稱幫業者爭取到納入早收,會帶來多少效益,但隨著中國推動「進口替代」政策,加上啟動「中國製造二○二五」計畫,點名機械工具機是重點項目,ECFA效益看不到,未來卻得面臨中國業者更大的競爭壓力。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