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敵為友避戰爭? 反安保學運註定失敗

編譯林翠儀/特稿

日本福岡縣西南學院大學三年級學生後藤宏基,八月二十八日生平首次來到位於東京永田町的國會前廣場,參加學生團體「SEALDs」舉辦的反安保法案抗議活動。後藤在演講台上高喊「反戰」,並表示即便中國要發動戰爭、日韓交惡,他都會挺身而出和中韓交朋友,成為抑制戰爭的力量。

  • 日本學運組織「學生捍衛自由民主緊急行動(SEALDs)」十八日在國會外拿著大聲公呼口號,反對安倍政府力推的新安保法將在國會中過關。(路透)

    日本學運組織「學生捍衛自由民主緊急行動(SEALDs)」十八日在國會外拿著大聲公呼口號,反對安倍政府力推的新安保法將在國會中過關。(路透)

後藤在九州組成一個名為「FYM」的學生團體,名氣雖然不及最近爆紅的「SEALDs」,卻都一致反對安倍政府推動的安保相關法案。「反戰」理念將這些原本對政府不太關心的年輕人結合在一起,兩天後的八月三十日,他們發起日本近年來最大規模的反安保法案遊行,號稱有十二萬人參加。

這場活動被部分媒體稱為「六○年安保鬥爭」的二十一世紀版本,兩者都高喊「反戰」,激發年輕人走上街頭,也同樣獲得左派團體力挺,但已有觀察家預言,這類抗爭也將導向失敗的結局,原因並非「歷史必然」的不可逆,而是抗爭者的訴求和抗爭的議題,一直都處於平行空間。

安倍政府推動的安保相關法案,是做為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法源,日本希望藉由集體自衛權解禁,在美日同盟及國際社會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這是日本安保政策的重大改革,但不代表日本政府因此就能主動發起戰爭。

學生的抗議活動為安保法案貼上「戰爭法案」標籤,「徵兵制」復活的流言也甚囂塵上。「反戰」一直是普世價值,因此學生以「反戰」對抗「戰爭法案」合情合理,但他們很可能忽略抗議的對象,只是自己紮出來的稻草人。一九六○年安保鬥爭的對象是日美安保條約,但時間證明,日本五十五年來的和平與安定,正是受惠於此。

一九五○年代舊金山和約簽署時,日本有一群理想主義派的思想家,主張應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和談,但韓戰爆發,中國大軍殺進朝鮮半島,全面和談派學者馬上被打臉。當時,他們的立論精神其實和大三學生後藤宏基,並沒有相差太遠。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