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消費影響力 有助減少貧窮

英學者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二○一五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十二日揭曉,擁有英國和美國雙重國籍的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迪頓(Angus Deaton),因在消費、貧窮與福祉方面的分析成果,重新界定貧窮的定義,「對人類福祉具有深遠的重要性」,有助於翻轉現代個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範疇而獲頒殊榮。他獲獎後表示十分高興,也很欣慰有關窮人的研究能獲得肯定。

  • 迪頓(歐新社)

    迪頓(歐新社)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頌詞中指出:「為制定增進福祉與減少貧窮的經濟政策,首先必須了解個體的消費選擇,在這方面,迪頓比任何人做得都多。他的研究強調個人細部選擇與整體經濟結果之間的關聯,有助翻轉個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等領域。」

迪頓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九日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擁有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八三年起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他將獨得八百萬瑞典克朗(約台幣三千兩百萬元)獎金。

皇家科學院表示,迪頓對世界經濟進程抱持樂觀態度,在二○一三年著作「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中,迪頓提到人類整體福利隨時間提升許多,特別是在壽命與繁榮方面。

迪頓在三項領域的成就特別獲得推崇,包括一九八○年左右與同事米爾鮑爾(John Muellbauer)共同開發估計不同商品需求的系統;九○年左右研究消費與收入間的關聯;之後數十年間,佐以家戶調查數據,評估開發中國家生活水準與貧窮程度的關聯。他的研究解決三個關鍵問題:消費者如何將支出分配到不同商品上;社會的收入怎麼花用、有多少儲蓄下來;如何對福利與貧窮做出最好的評估與分析。

全球赤貧七億人 迪頓仍憂心

迪頓在獎項宣布後的記者會上表示,他預期全球的赤貧狀況會持續減少,「過去二、三十年有大幅減少,我確實認為會繼續下去」;但他說,根據世界銀行,全球極度赤貧的人口仍多達七億,因此他不會「一味地樂觀」。

他說,「印度成人和孩童的健康問題依舊嚴重,但近來已有大幅改善。」他還表示,貧窮狀況減少,可解決現今的難民危機,「我們所看到的是數百年不平等發展的結果…減少窮國的貧窮狀況,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無法在短期內解決。」

諾貝爾獎最初的五個獎項並不包括經濟學獎,直到一九六八年瑞典中央銀行捐款給諾貝爾基金會,才增設經濟學獎,迄今已頒發四十七次。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