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接受「兩岸一家親」 基進青年宣誓成為台灣的盾

 

(芋傳媒報導)近年來,中國利用經貿、宗教、旅遊為名的兩岸交流滲透統戰台灣,代表基進黨參選市議員的青年們誓言進入議會,力抗中國勢力滲透地方、更要監督市府不會成為中國傳聲筒,導致中央政府苦撐的「拒絕九二共識」防線,受到以「城市」為單位的破口開後門。

代表基進黨參選前鎮小港的候選人陳信諭,過去為醫生,這次是第二次參選,四年前參選拿到 1 萬多票。有很多人問他,好好做醫生就好,為什麼出來參選?陳信諭表示,這代年輕人有一個重要的歷史任務,就是要把台灣從民主前輩手中給傳承、擔起來,要讓台灣走向一個更加進步、更加獨立,更加有主體性的一個社會。

圖片來源:基進黨提供

尤其是他看到其他年輕人,為了選票而選擇一條「兩岸一家親」的道路,他更認為他們就是最後的希望,因為基進黨想要打造的新國家,絕對不是靠立場搖擺,是堂堂正正的,靠著堅持、正直和勇氣,來完成一個新國家。

代表基進黨參選高雄鳳山區市議員的李雨蓁,原本是一個設計師,成功大學畢業後,回高雄工作 8 年,體會到南北資源分配不公平,對少年家的影響有多大,對城市的發展影響有多大,決心參與政治,是因為在 2014 年 318 運動的時候,認知到中國就是欲來併吞台灣,不過當時有很多聲音,都認為服貿的問題只是程序的問題,甚至是認為「反中國」還是「反馬英九」太過政治。

圖片來源:基進黨提供

而他更感受到有這個責任站出來,為著他自己,也是為著所愛的人、下一代、家世序小,為著世世代代的台灣人,來拚一個未來,這個未來,是可以透過一個完整的制度,去公平的追求他們所想欲愛的美好的生活,這個未來,是台灣人,可以在國際上,大聲喊出我是台灣人,我的國家叫台灣的未來。

基進黨台南市議員第五選區參選人王姬方,之前的職業是「室內設計師」,他在職場工作資歷 17 年,出社會工作以來,長期一直處於領受低薪,被剝削勞力的狀態,並在勞資不平等的制度下求生存。卻發現即便個人努力堅持,但在一個沒有健全的產業或社會環境,努力往往成為空轉。在聽了基進黨主席陳奕齊的演講,得到許多共鳴,發現問題的源頭,即是台灣社會原來有這麼一個不健全與不公義的社會體制。開始對於自己的國家,有一個想像與藍圖,希望做為一個台灣人,能承繼起傳承台灣歷史文化的責任,如此才不枉費曾為台灣付出代價與心血的先輩們。

圖片來源:基進黨提供

地方流傳一句話:「選舉沒師傅,用錢買就有。」,所以王姬方認為台灣需要一股新的力量,注入到市議會,需要的是堅持理念的人,不是政二代,更不是牆頭草。

台南市市議員參選人蘇鈺雯以前做過青少年社工和環保 NGO,看到許多台灣基層人民以及環境的問題,後來發現這些社會問題其實是政治問題,要用政治去解決,否則永遠救不完。三一八運動後,認識了基進黨,從 2014 年開始加入基進志工,有空就去做事。今年在基進黨的鼓勵之下,決定出來參選故鄉選區的市議員。

選戰過程中,有很多聲音叫他去學別人,學別人立多一點看板、做面紙或扇子、走溫和路線,甚至學別人買票佈樁。也讓他想起過去受到的教育常常要「學別人」,學中國、美國、日本,學到最後不知影台灣真正的歷史、地理;總是在羨慕別人,卻不知道自己生作蝦咪款。這都是缺乏主體性和自我認同的結果,不管個人或國家,我們要學別人之前,尚重要的是要認識自己、認同自己。

新北市市議員參選人張舒婷則跟大家分享,目前在選區內已知的參選人就有 22 人,這當中有賄選被判刑的、有收回扣被判刑的,也有人標榜自己是無黨籍參選,實際上卻是舊政治結構下的政二代;他與基進黨這次的參選就是一個提問:要讓這些政治誠信與道德有問題的人,繼續參與民主選舉嗎?要讓這些不停破壞民主政治的人,進入市議會嗎?

圖片來源:基進黨提供

 

他的參選是希望可以帶出改變,改變這個讓人失望的政治環境;打造一個舒活城市,讓大家的生活負擔更為減輕,從漫無目的的窮忙勞動中獲得解放,讓新北市、讓台灣成為一個更值得驕傲的地方。

基進黨士林北投的市議員參選人王映心,本身就是基層勞工出身,雖不像其他同區的對手,有著亮眼的學歷、家世與財力,但草根性格也拉近了選民距離,不少的叔叔阿姨都給他不少鼓勵,說:「你能了解我們的辛苦。」

圖片來源:基進黨提供

這也是他入政的原因,想讓一般人也活得有尊嚴,不再因為經濟條件較差就只能被逼到絕路,也立志承襲獨派前輩犧牲、奉獻的偉大精神,因此,在柯文哲「兩岸一家親」以及為他辯駁的巨大聲浪中,基進黨都不會為了討好、為了選票最大化,而怯懦猶疑的去接受虛假的「務實」,會一直大聲疾呼,永遠不會放棄守護台灣主體性。

王映心最後表示,入政意義在於向台灣社會表明,基進黨是個不同於他們的年輕世代,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拒絕被這群立場模糊、玩弄政治修辭的人武斷的代言。而他們努力的奔波著,期望能將這股能量帶入市議會裡,讓基進成為台灣的盾,保護所愛的土地與人民。

< 資料來源:《芋傳媒》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