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昭堂精神

 黃昭堂(一九三二-二○一一),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已故主席。十一月十七日是他逝世紀念日。在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國際政治,以《台灣民主國之研究》獲博士學位的他,博士學位證書國籍註明台灣。彰顯他的認同,而且畢生服膺。

一九六二年,黃昭堂因參加在日本的《台灣青年》刊物創辦,被註銷「中華民國」國籍。他從未申請外國籍,而以「無國籍」者留在日本的大學擔任教職以及投入台灣獨立建國運動。一直到一九九二年,才能回到台灣。相對於許多好發「中華民國」論的中國國民黨權貴,率多一面中華民國萬歲,一面競相拿外國籍者,為了選舉才申請放棄,並視為犧牲,甚至隱匿掩藏,什麼比什麼、應該讓那些人無地自容。

看看台北市長選舉,什麼「中華民國」會亡的中國國民黨權貴論調又出來了。中華民國明明亡於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卻常怪罪於收容它、拯救它的政治改革人士,而且還厚顏無恥仆倒在中國共產黨人的膝下。中國人會真正看得起這樣的黨棍、政客嗎?

紀念一生為國民國家主義Nationalism(黃昭堂愛以「那想那利斯文」的通行台語稱之)奮鬥的黃昭堂,他的精神,令人欽敬。

其一、身體力行,矢志不悔;嚴以待己,寬以待人︱這是他這位歐吉桑留下的人格風範,也是他受到各界朋友,甚至改革運動不同路線、派系尊敬的原因。

其二、不反對參與體制內的選舉,但認為更應重視、努力改革體制,追求結構性改變,建構真實國家。這是某種有益台灣國家重建運動的整合主張,兼容並蓄,有匯集一切力量的心胸。

其三、不認為每個人都要投入政治運動,更重視文化論,認為知識與教養才能形塑力量。台灣的新國家建構要有文化體質。因此,他不會有政治人物的政治本位,尊敬文化人。

二○一四年的地方選舉,從南到北,新一代台灣不分族群的覺醒,呈現搖晃中國國民黨馬政權腐敗根基的覺醒態勢,台中和台北的翻轉改變形勢更象徵自我重建和改造的生機。有機會改變中國國民黨虛妄、欺罔統治的政治人物,除了贏得選舉,更應體認黃昭堂精神,不要淪為虛妄、欺罔體制的共構和裝飾。台灣不分族群的國民也要體認到市民權(公民權)的意義,共同追尋、展望近現代意義真實國家的實現。(作者李敏勇,詩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