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陳為廷參選立委的原因, 你還會認為他是小屁孩嗎?

頭腦真的很清楚
寫出了那種「開發假象」
根本不是某些已經崩潰的人士口中所說的小屁孩

(轉載自陳為廷臉書)

************************

宣布參選以來,網路、媒體上不時有些評論苗栗在地狀況的文章。不論是褒是貶,一方面,我都覺得蠻開心的。畢竟,透過參選,讓大家看見苗栗的美麗、或是問題,進一步提出辦法,都是我們的初衷。


但另一方面,也時時不免感嘆。


很多人以為,我們的抗爭,就只有罵人、丟鞋、或佔領立法院。但其實,那些難得能上媒體的時刻,往往只佔我們整個抗爭的1%的時間,另外99%的時間,我們在訪查受害者、聽取大量他們的故事,進一步組織、查閱法條、生產論述。

這張照片,就是在2012年六月,我們剛來到華隆罷工現場,開始做工人的訪談和調查時所拍的。
大哥所站在的地方,是以前華隆總廠的所在地。那時,已經被五鬼搬運、夷為平地。

他所遙望的緊鄰著廠區的溫和、閃亮的商業區,就是「尚順廣場」。也就是在其中一篇網路評論中,被一位同樣出外念書的苗栗年輕人,引「其中的大潤發在2012年業績排名全國第三」為政績,來證成劉政鴻開發有成的,那個「大潤發」的所在地。
我完全可以理解這位作者、或許多苗栗人對這座「大潤發」,或未來被允諾要在其中發展的百貨商場、潮流店家的感謝和期待。

苗栗真的窮太久。
我們多麼希望在家鄉,就可以有現代、便捷的商場可以滿足自己,不用再舟車勞頓到新竹或台中去度假。
問題是,當我們看到這種建設、發展,一一林立的同時,我們更必須小心審視:這背後到底犧牲了些什麼?

--

尚順廣場開發的喜悅,與華隆工人的悲歌,是同時奏起的。
這整塊地,原本都是頭份工業區的用地。
後來,在副議長陳明朝主導的開發案下,往現有的商業住宅區發展。事實上,這整個「廣場」的開發裡頭,被人們所稱羨的「大潤發」和商場,只佔了一小部分。其中絕大部分、配合著發展起來,是一棟棟兩千萬起跳的透天住宅。

這個轉變,在華隆案當時,就已經被一再爆料,是一個著名的「五鬼搬運」的過程。
拼湊起來的故事是這樣的。
在工業區土地上的華隆紡織廠,到了後期,早已醞釀要脫產轉移到海外。但華隆資方又不想老實地償還債務、歸還員工應付的近十億退休金。

怎麼辦?

剛好,碰上以國民黨籍副議長陳明朝為首的開發集團,覬覦著這塊工業區用地。
於是,華隆資方便刻意破產,任法院將土地發拍。再由陳明朝全部一一標下。之後,陳明朝再將土地上還堪用的高價設備,偷偷轉運到華隆在海外的工廠。
為什麼那麼篤定陳明朝一定標得到這些地?
因為土地變更的權限,掌握在劉政鴻的縣政府手上。
如果不是跟劉政鴻有一定關係,其他的廠商,根本不敢去標這些沒有價值的工業用地。
在2012年九月,《壹週刊》的調查報導裡,就曾揭露,陳明朝在事後半買半相送,給了劉政鴻其中一棟「尚順廣場」裡的房產,作為謝酬。

於是,陳明朝的炒地集團順利地發展起他們的廣場。華隆資方順利地五鬼搬運。
致使包括近千名華隆員工的退休金血本無歸。直到百日罷工,及後來華隆自救會的抗爭,才免強討回一些老本(華隆自救會,則是到現在,都還懸宕著,未見入帳)。
簡單說,這就是一個官商勾結、五鬼搬運的故事。
劉政鴻當年在《壹週刊》爆料後隔天,就從原本的不動如山,到急忙馬上急CALL罷工中的華隆工會,說要解決。深怕事態發展下去,弊案隨即會爆發。
苗栗地檢署則是立馬說要分案調查。查到現在,仍未水落石出。
以上所有這些點名,我負全責。歡迎提告。我非常樂意在法院上,去釐清這筆舊帳。

--

聽到這裡,一些苗栗鄉親,可能還是會認為:反正最後都發展起來了,給他們貪一點有什麼關係?苗栗所有縣長,誰不貪呢?
但,問題是,在這種表面上求發展、實則圖利自己人的開發案裡,我們還失去了更多東西。
一個簡單的邏輯:如果你要的是大潤發、要的是商場,招商就得了,你為什麼還要給他那麼大的土地,去炒地炒房呢?
綜觀劉政鴻執政九年的建設,都是相同的邏輯。在大埔,說是要蓋工廠,但事實上產業用地僅需28公頃,卻要多徵收136公頃來炒地。在後龍,說要高鐵站,就順便劃一大塊高鐵特定區,到現在還在長草。在頭份,拿一個大潤發,就堵住你對整塊地炒房的質疑。
縱容這種以「發展」來掩護「圖利」的政策的惡果,在這個案子裡,至少就有兩個:

第一,就是我們一再提到的,縣府以這種「發展」為名,不斷舉債建設。尚順的開發案與大埔徵地案、及週邊的聯外道路連成一氣。至今,苗栗已經舉債達五百億,平均每人負債七萬。
這七萬,不是你用來作為「未來的投資」、也不是憑你的感覺就可以估量「值不值得」,而是實實在在反映在縣府的財政上。光是今年七月,縣府就已經坦承尚順開發案、和後龍土地標售不如預期,導致三千名縣府員工的退休金發不出來。
這根本性地影響了縣府公共政策的品質。

第二,這種毫無規劃的土地使用方式,也扼殺了苗栗產業轉型的空間。
早在2012年,楊長鎮在選立委的時候,就已經提出過,要把這塊逐漸沒落、以石化業為主的工業區用地,轉型為「竹科研發基地」。如此,不用再另外徵收土地、也不用再仰仗高汙染的製造產業,我們可以藉此讓所有流離在外的苗栗研發人才回鄉,也持續帶動苗栗產業的發展。
但如今,工業區用地,卻已經一一變成政商貪婪瓜分的利益。

--
我們都同意,苗栗確實需要進步,但絕對不是用劉政鴻這種模式。
解方何在?

第一步,我們必須聚焦討論已久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去合理化中央地方的財政分配。就好像在高雄氣爆時,人們討論已久的「製造在高雄,總部在中央」,致使總部繳稅都給台北、惡果留給高雄。在苗栗,包括華隆在內的公司總部也都是設於台北。長期以來,造成財稅的分配不均。

這是首要修法的重要議程。
第二步,我們應該擺脫過去這種地方為了炒地,而大幅開發的「偽發展」模式,積極思考苗栗在地這些夕陽工業的轉型,才是保障在地人就業的長遠之道。

--

後來這些年,看到這張老照片,我就時時想起賴和那句話:
「啊!時代的進步,與人民的幸福,原來是兩回事。」
工人雙腳所踏,一片荒蕪。而我們遠遠遙望的,是工人以血汗堆積而成的資本,如今進化成地產,持續以高房價的姿態,來剝削、壓抑著人們的生存。
而人們不願看見。
只因著一些難得的「小確幸」,就無比滿足。
這不是真正的進步、這不是我們所要的發展。

作為一個離鄉的知識分子,更不該被這種海市蜃樓所蒙蔽。
如果問我還有什麼想對這些同樣離鄉的青年們訴說,那恐怕只有:
「讓我們一起謙卑、踏實地,回到家鄉,從荒蕪中,找回出路吧。」


 2014-12-16_094655.jpg 
 

< 資料來源:WeTalk 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