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像馬英九──阿博德的戀母情結

 

很像馬英九──阿博德的戀母情結
。(網路資料,民報合成)

最近澳洲發生一個小小的茶壺裡的風波。本來小事一樁,卻一夜間變成代誌大條。澳洲有名的保守派理論大師Andrew Bolton,在TV上直罵「笨蛋」(stupid),直言,這可能是壓倒總理阿博德(Tony Abbott) 領袖地位的最後一根稻草。保守派有名的電台時事評論節目主持人Alan Jones,也開口大罵阿博德頭殼壞去。

都罵他頭殼壞去

Bolton和Jones都是支持阿博德2013聯邦選舉大勝的論述高手。如今為了一樁小事引來滅頂風浪,造成執政的聯合黨(Liberal- National Party Coalition) 內部分崩離析,不少坐前板凳(front bench) 的部長和後板凳(back bench) 的國會議員,都群起攻之,認為老闆亂搞,罵他笨瓜。這個情景,阿博德實在始未料及。半夜惡夢驚醒一定大嘆,「Why?」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月26日澳洲國慶,阿博德半夜吃西瓜變性,沒有告訴其他內閣閣員逕自宣布,任命英國女王丈夫Prince Philip 為澳洲爵士(Knight),說那是他的「船長的抉擇」(captain·s call, captain·s pick)。

馬上全國譁然,雞飛狗跳,幾乎所有報紙,包括保守派媒體大亨Rupert Murdoch的《The Australian》、《Courier Mail》、《Daily Telegraph》等大報,都大叫,PM (總理)「起肖」(發瘋)了。Murdoch 2013也大力支持阿博德。

故事很簡單。19世紀澳洲還是英國放逐犯人的殖民地。1901英國讓澳洲獨立,但仍維持大英帝協邦聯(British Commonwealth)關係。兩次大戰,澳洲都派兵去歐洲和英軍並肩作戰。

隔著1大片的印度洋和大西洋,兩國「母子」情深,臍帶一直切不斷。

二戰後,澳洲重心慢慢移向亞洲。澳洲派兵幫助美國打韓戰、越戰、伊拉克和阿富汗之戰。經濟上,先美國、後日本、再中國,變成澳洲最大貿易國。澳洲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也在1970年代初被廢除。經過40多年的亞洲移民(中國人最多,印度人第二),大量進入澳洲,21世紀的澳洲變成多元文化、多民族大熔爐的國度,比美加拿大和美國。

亞洲的澳洲

大部分澳洲人不再懷抱英國的母國情結,但是很多人仍認為和英國維持帝協邦聯關係有益無害,沒有必要急著斷絕關係。

澳洲的總督代表英王(女王),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由澳洲總理提名,英王任命,沒有實權,不能插手澳洲政治(1975的憲政危機是例外,見註)。

1970年代後,廢除以英王為元首的「帝制」、改為由澳洲人出任元首(總統)的「共和」(Republic)呼聲,此起彼伏。1990年代呼聲越來越大,終於導致1999年11月的共和公投。

我支持共和,被推為共和運動(Republican Movement) 委員會的委員,到處開會、演講,搞得轟轟烈烈。但是最後,我們自已分裂,一派民粹主義,主張虛位的總統也要全民直選,我們現實主義派,主張總統間接選出。結果,我們以45%比55%得票差距敗北。

15年過去了,再推動共和公投的時機還沒到。理由一是,澳洲人雖很多主張共和,但不認為這是很急迫的國家大事,不必急著解決。二是目前英女王Elizabeth II在澳洲很受歡迎,很多人認為等她死後,Charles當王,很不受歡迎,再提共和,公投成功希望大。

沒人要的Sir Philip

1975以前,澳洲只用英國的榮譽制度(British honours system),1975工黨執政停止提名由英女王頒授的榮譽獎,另訂澳洲榮譽獎制。但是1975,保守的自由黨奪回政權,總理Malcolm Fraser恢復了部分的英國榮譽獎的頒發。1983又政黨輪替,工黨再取得政權,總理Bod Hawke再度停用英國、只用澳洲榮譽獎制。1992,工黨總理Paul Keating 進一步宣布:澳洲不僅不再推薦英國榮譽獎得主,1992年10月5日起,所有帝國英國頒發給澳洲公民的榮譽獎,都將視為外國獎,應依外國獎(勳章)規定使用(配戴)之(Australia would make no further recommendations for British honours. All imperial British awards made to Australian citizens after 5 October 1992 are foreign awards and should be worn accordingly)。

簡言之,對澳洲來講,英國是外國。1996,John Howard打敗Keating,自由─國家聯合黨再度執政。Howard雖是忠誠的保皇派(monarchist),反對共和,但沒有修改Keating的榮譽政策,恢復英國榮譽獎制。2007,工黨的Kevin Rudd打敗Howard。Rudd是強硬的共和派。

2013阿博德領導聯合黨選勝。不久,他就突然「船長的抉擇」,恢復英國的帝國榮譽獎制,引起一片「幹譙」聲,連他的「師傅」Howard都大不以為然,表明不贊成。

這次他給Prince Philip爵士榮譽的吃錯藥決定,就是他對大英帝國戀母情結的發作,令人目瞪口呆,不知今夕(2015)是何夕,今地(澳洲)是何地。很多人認為他是大笨蛋,肉麻當有趣。

第二天的媒體民調馬上顯示,有8成的澳洲人不認同他的凸槌作法。

「王哥柳哥」

阿博德的戀母(國)情結,很像馬英九的中國戀母情結,都是21世紀的時代錯誤。澳洲100%的人認為澳洲是主權獨立國家,和歷史、文化母國英國的臍帶早已割斷,一邊一國,清清楚楚。雖仍是盟邦,但絕不是母子國關係。

台灣也早就是主權獨立國家,有8成的台灣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認同台灣,不認同、甚至反對帝國中國,一邊一國,不願和它統一。但是馬英九就是中國戀母情結深重,滿腦袋中華文化,滿胸懷終極統一。

兩個難兄難弟、「王哥柳哥」。阿博德的戀母(國)情結,在澳洲是一大笑話,不會導致賣國、亡國。馬英九的戀母(國)情結,在台灣卻是非常嚴重的意識型態,可能導致賣國、亡國。

最後,必須指出,對專制中國,雖都是兩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但寶貝阿博德滿硬的,把中國當潛在的敵國;寶貝馬英九滿軟的,把中國當要和(被)它統一的母國。兩人差很大。

 ※註:澳洲憲法不給總督實質權力,但是有條「保留權力」(reserve power) 條款,給總督在政府無法正常運作時解除總理職權的「隱性」權力。當然總理有權推薦、也有權要求英(女)王解除總督任命。1975總督John Kerr,因工黨總理Gough Whitlam無法獲得參院通過預算,而先下手為強,解除Whitlam的總理職位,引爆澳洲史上唯一的憲政危機。Kerr也因而惡名昭彰。憲法學者認為,那是誤用「保留權力」,是憲政意外,未來不可能再發生。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邱垂亮

邱垂亮
前國策顧問、澳洲昆士蘭大學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