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中看不見的手

 

 

這一篇要來談談學生需求的問題,雖說是大哉問,但筆者想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談談。主要是因為多半的人都沒意識到,自己大聲拿著數據檢驗的事實,往往忽略太多社會文化因素之複雜。

筆者在這邊就把問題簡化一下,把學生依照升學制度,分為升學型跟技職型兩種,比較容易讓在台灣的讀者有點體會。升學型的學生有很多特點,諸如對知識的熱忱與成績的追求,平均來說求學態度也比較好,對老師來說是比較好帶的。技職型的學生在目前的國中階段正巧相反,對知識學習興趣缺缺,成績好壞並不在意,重點是態度很差,反抗性強。

到這邊讀者是否有發現一個大問題,為何在國中階段就可以區分出這麼顯著的界線?這明顯是制度造成的現象,而制度不單是教育本身,還有經濟文化等相關因素在。舉兩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公教社區成長的小孩,在耳濡目染下已經養成讀書的習慣,早早得知怎樣適應學校制度,而當一個學生在郊區外勞工較多的集合住宅區成長,他接觸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環境,對於學校生活之適應也有困難。

把問題更加簡化一點,就是升學型跟技職型兩種學生,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對於成就感的獲得來源就已經不同了。而不巧的是,我們的教育制度打一開始就只是依照成績篩選學生,對於技職型的培養早就不合時宜。

所謂的不合時宜,不光是教材本身跟不跟得上時代,最大的重點是需求不同。升學型的學生早就可以從學校成績中獲得成就感,可以透過不斷的回饋加強,此時重點應該放在教材本身是否適合,例如最近的歷史教綱爭議,就足夠讓我們去思考,究竟是要訓練學生對歷史的思維還是洗腦就好。

但技職型的學生呢?不巧筆者這幾年帶這種學生最多,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質,絕對不是天生討厭讀書這種偏見。共同的特質就是基礎數學不好,打從小學中年級就爆了,由於這階段的數學延伸到高年級數理科學習,所以這邊一旦沒學好,又沒遇到好的老師慢慢帶,父母也沒送去安親班惡補,那就真的完蛋。

為何筆者說這些人智力水準並沒有比較差?多虧現在多元教育的功勞,有很多機會可以從其他方面評估學生的能耐。好比工藝家政課,有些技職型學生明顯有極佳的立體空間觀念,對於掌握烹飪與裁縫上的技巧也明顯很好,這扣除他們家庭本身可能從事相關職業,結果也是一樣。相對的,升學型學生在此的表現是相同的,在這種沒有可以反覆練習操作的項目上,筆者看不出能力在兩種學生上有差別。

要說有最大的差別,在筆者個人遇到的例子中,就是對學習的熱忱,更應該說是面對挫折的容忍度,有著天差地遠的不同。

筆者思考過這些問題,也與很多家長溝通過,翻過國內外的案例跟書籍,其實這找不出一個明顯的答案。但很清楚的是,在台灣這邊,低成就的學生最後多半成為技職型,他們不知道自己要幹嘛,覺得人生得過且過就好。

言歸正傳,目前當今台灣教育界普遍認知的事實是,學生原生家庭的教育程度,對於決定子女教育程度的影響極大,相關因素還有經濟狀況、家庭背景、地區文化等等。但大體上來說,父母親的學歷對於子女學歷有著正相關的因素在,至於為何會是這麼有關,一般咸認是對父母教育的認知,高學歷的父母對於台灣社會重視學歷的程度,有較為清楚的認識,而且也比較知道怎樣有效率地投入資源在子女教育上。

為何低成就的學生,往往家庭背景都是父母低學歷居多,這些家長就算為了孩子的成績著急,也很明顯不知所措。為何有高度學習熱忱的學生,爹娘有大學學歷以上的比例超高。這難道是智商造成的?

別鬧了,任何一個在基層待過幾年的教師,都會知道不管哪一型的學生,其智力程度不會有太過巨大的差別,差別在於他們在哪些項目上有過努力。高成就的學生是早早適應學校制度的那批人,家裡也最有資源找到方法處理的那種。

低成就的學生與其說是他們早就放棄學習,不如說「我的一生充滿挫折」,從小到大遇到課業困難,父母幫不上忙,就算要送安親班也不見得有錢,有錢也不見得可以找到會教的,連鼓勵小孩繼續前進都沒辦法。

筆者就見到很多家長,認為這些學生本性不好,不應該花時間在他們身上,應該把資源投入到升學班之類的項目。

兩造結果比較之下就是,高學歷父母的小孩,除了很誇張的以外,大部分都可以救到水準之上。低學歷家庭的除了很聰明過人的以外,大部分的都會掉到水準之下。正好就是我們現在用升學成績決定你未來的高中與技職兩大體系類型。

 

等等,這講了一圈好像是循環論證?是的,一點都沒錯,只要我們的制度不加以修正調整,沒去想清楚低成就學生到底為何發生,就會持續出現用智商跟基因這種腦殘理論去論證的人。

這篇循環論證本身就在證明,我們的制度是在重複複製相同問題,沒有解決的方案,光是討論對錯,救不了任何小朋友。

< 資料來源:王立第二戰研所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