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扭曲「維持現狀」的真諦

 

蕭新煌/中研院社會所所長

 

 

「維持現狀」是台灣公民在面對與中國關係時,最時時掛在嘴邊的概念,既是體認也是態度,更是對策。近年來,台灣自主意識的提升和台民意識的上揚,對於「現狀」的定義和「維持」的作法,也明顯地發展出一系列邏輯互通、內容嚴謹的意索(ethos)潮流或民意結構。惟有認真釐清和掌握這些台灣國民意識、潮流和民意的核心內涵之後,才能建立必要的集體心防防衛行動,讓國人進一步確信自己的立場和信念,防範部分政黨和政客違規賣台和阻止中國越界侵犯。

依據各種長期民意調查資料,我們不難整理出以下各項所謂「維持現狀」民意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內涵和真諦。

兩岸各有國家認同

首先,台灣人對台海兩岸與中台關係現狀的立場,是採取政治現況的解讀和國家體制的異同分析,而非緬懷文化、民族、歷史淵源或源流泛論。所以在台灣智庫(二○一四年六月廿八日)公布的最新資料就出現兩項重要真實民意,一是七十三.八%台灣人主張兩岸是國(家)與國(家)的關係。二是有高達八十二.九%台灣人眼中,兩岸早已存在著各自獨立的國家,一邊是中華民國(台灣),另一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再對照政大選研中心的國族認同數據,在二○一四年已有六十.六%台灣國民只認定自己是台灣人,不是雙重台灣人和中國人(卅二.五%),更不是中國人(只有三.五%)的證據看來,對台灣人而言,兩岸各有自己的國家認同,也了然於心。

如果參照前兩年前由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所做民調,當時就有四十六%台灣人相信「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彼此互不隸屬」, 廿四%主張「中華民國在台灣」,另有廿%主張「中華民國是台灣」,這三者加起來已高達九十%的台灣人體認到兩岸的確各有一個不同的國家體制,而非同屬一個國家,更絕不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只有二%作如是觀)。

因此所謂「一國」的架構、框架或屋頂,看在當下台灣國人眼裡,都是謬論。台灣人的心中,兩岸不同國,是再清楚不過的現實,這就是「現狀」。

接下來是現況如何「維持」的大哉問。既然台海兩邊各有一個國家,互不隸屬、互不代表、互不重疊;各有國號、各有國境、各有關稅,我們的國民自然就不是他們的國民,他們的國民也不應該是我們的國民。維持現況不就是維持上述這些「不同」嗎?根據政大選研中心民調中「維持現狀」的作法和選項就包括「永遠維持現狀」、「維持現狀再決定」、「維持現狀但偏向獨立」、「維持現狀偏向統一」,在二○一四年已高達八十五.四%(事實上,在廿年前的一九九四年就已有七十二%了)就是在維持上述的「兩岸不同國」的現狀。政大二○一四年的民調也顯示近半數台灣人有「拒統」傾向,而同樣的,台灣智庫的二○一四年民調已透露五十七%台灣人根本不能接受台灣走向中國片面主張的「一國兩制」。更具體地說,任何向中國傾斜的「傾統」,對台灣人來說,都是最嚴重的破壞現狀。至於要不要宣布台灣獨立,或是改國號為台灣,台灣人也會說,那是我們國家的事。所以說拒絕與中國統一或簡稱「拒統」、「反統」和「不統」,就是明確表態「維持現狀」的最關鍵之途。

如果台灣主流民意是維持台灣自主獨立的國際地位,所謂「一國兩制」的想像當然不能被接受。然而在中共威脅之下,馬政府為了虛名的「馬習會」,竟然公開宣稱「不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那已是違背台灣民意的不當言論。所謂「一國兩區」的台海兩岸關係定位更是萬萬不該與民為敵的行徑。也因此,只有在台灣的台灣國民才能決定台灣前途。所謂台灣前途「由全中國人決定」或是「兩岸人民共同決定」都是主流民意所排斥的誤國之論。因此,台灣人民絕不會任憑國民黨和共產黨來片面主宰台灣國家前途和人民命運。

修憲保護台灣現狀

或許有政黨和政客會說,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畢竟還是一個「兩岸同屬一國」的憲法格局,因此,馬政府自二○○八年以來就一再引以為據,做為他「傾中」、「親中」施政的藉口。破解此一迷思的利器,就是藉上述主流民意之力,使力去修憲;讓這部「不合時宜」的過時憲法部分條文再次翻修,修到能符合台灣此時此刻的現狀,也好讓修好的憲法能真正保護台灣現狀,而不是一再被人耍詐去做為破壞台灣現狀的工具。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共和國〉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