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 the whiner,馬,這個撒嬌鬼

 去年底九合一大選的結果讓馬英九天人交戰幾天後,在壓力下辭去黨主席,選擇神隱。之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國內發生數件重大的政治與社會事件,包括議長賄選被收押,監獄劫持慘案,復興航空空難,也都上了國際媒體,卻不見這個總統表示一下意見,有點像受委屈的小孩把自己關在櫃子裡賭氣,怎樣叫也不出來。

圖片來源:總統府Flickr

倒是媒體流出之前参加慢跑的蹌步畫面,無關緊要,卻迫不及待由總統府出面澄清,說勇腳馬還很厲害,沒有休克。我們早知道馬總統從來就很注重形象,但如今一切抱負皆空,仍一日三「量」吾身,而不是三「省」吾身,別說向來不把他當一回事的反對人士,連他那九趴的死忠支持者,看到這麼一個如此自戀的老頭,大概也要搖頭嘆氣了。

但就像那躲到櫃子裡賭氣的小孩,撒撒嬌,大人不用去理他,早晚也要出來。為了小孩的自尊,大人通常就假裝什麼事也沒發生,小孩則趕快把挨罵的原因清一清。但馬英九不是,好不容易回神了,不但一推爛攤子不管,還一再挑釁,說要反擊。國民黨新主席朱立倫要幫馬王政爭收拾善後,馬英九也不領情,立刻發表聲明,洋洋灑灑一大篇,從法院罵到立法院,從國民黨罵到民進黨,又是大是大非,又是核心價值。江山已經改了改,本性還是難移。

不禁想到曾以「Ma the bumbler」為標題的《經濟學人》,如果還有興趣再為跛腳的馬總統寫一篇,最適合的題目應該是「Ma the whiner」。「Whiner」這個英文字和「bumbler」一樣,很難找到合適的中文,固然是個貶字,但又不太有強烈的侮辱性。筆者曾建議把「bumbler」翻成驢蛋 (〈自由廣場〉「馬,這個驢蛋」(link is external)),因為驢笨拙而頑固。有趣的是,一匹馬一直「盧」,就成為「驢」,而「whinny」是指馬的嘶叫聲,真巧。

如果直接找英漢字典,「whiner」翻成抱怨者、哭哭啼啼的人、發牢騷的人、耍賴的人、 哀訴者。我不知政論家江春男是否想到「whine」這個字,但馬英九聲明的第二天,他立刻發表一篇「馬英九的哀鳴」,顯然這些翻譯並不離譜,但也不完全抓到「whiner」的精神,缺少了點戲謔。

其實「whining」有撒嬌的成分,台灣話叫「花」,最常被用在小孩身上,指連一些簡單的事也不會處理,只會耍賴,靠抱怨來引起注意,要人家關心呵護。反過來,「撒嬌」的意思也很難翻成英文,要看情況,「whining」只是一種情況。另一種情況是「coquetry」,比較沒有逃避責任的意思,純粹的裝可愛,但西方不太鼓勵這種行為,也有定型化性別之嫌,所以這個字較少在父母間使用來形容小孩。

回到馬總統,執政快七年了,隨著施政成績的直直落,他的個性表現也起了變化。當他是萬人迷時,隨時不忘裝可愛,樂此不疲,是撒嬌的原形;失意了,就耍賴發牢騷,是另一形式的撒嬌。原來一路走來,他始終如一就是個「撒嬌鬼」,只是現在人老珠黃,可愛再也裝不起來了,只能一直「花」。唉,「Ma the bumbler」變成「Ma the whiner」,還有一年多,全國好像在當兵數饅頭。


< 資料來源:想想論壇Thinking Taiwan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