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討好北京的下場


2015-03-02 10:36

中國擅自在台灣海峽中線西側劃設M503等新航路,片面公告三月五日實施,危及台灣飛航安全。交通部政次曾大仁日昨坦言,中國劃設航路前未告知台灣,不符國際慣例,我們不能接受,已要求中國將航路再往西移,但「北京不聽我們指揮」。目前雙方持續溝通,盼取得共識後才飛新航路。至於中國若強飛M503,曾大仁回以,我方會持續注意,一旦中國航機越界,台灣就會派軍機驅離。民航局官員則說,目前持續與中方溝通,但「無法保證中國方面不飛」。中國對我態度蠻橫,台灣原可採取反制措施,如暫停兩岸協商,限縮兩岸交流等等,以此警告中國不可軟土深堀,確保台灣飛航安全。但馬政府談判團隊在航路宣布之前態度軟弱,等到對方公布新航路之後才強硬起來,前恭後倨,生米煮成熟飯,對台灣的傷害已經造成。

馬政府以兩岸關係為六十年來最佳自鳴得意,但從中國不顧台灣立場,片面公告新航路一事,可見兩岸關係的改善,有如沙灘上的城堡,欠缺穩實基礎,往往以台灣的軟弱、退讓、犧牲為代價。演變到現在,中國對台我行我素,既不理會台灣立場,也不在乎國際觀瞻。和兩蔣、李登輝、陳水扁時期相比,台灣的處境日益艱困,抗衡中國的籌碼愈來愈少,兩岸關係改善云云,官員自我感覺良好,卻只是麻醉人心的口號。馬受到「化獨漸統」意識形態牽絆,對「馬習會」歷史留名存有幻想,加上錯估兩岸形勢,以至犧牲台灣主權與人民福祉,不知不覺掉進中國設下的陷井當中。這才是「兩岸關係為六十年最佳」的事實呈現。馬政府志得意滿的兩岸成就,被中國片面宣布新航路重重賞了一記巴掌。

參照近日曝光的馬習「金門會」規畫,更足印證馬政府引以為傲的兩岸成績,完全奠基於台灣的片面讓步,馬為了成就個人的歷史功業,把台灣的主權和人民的利益當成祭品。馬政府再三保證,「馬習會」我方只能接受APEC的國際場合,以防台灣被矮化,淪為中國的地方政府;但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在被控洩漏國安機密一案應訊時透露,台、中雙方原已敲定總統馬英九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八二三砲戰五十六週年紀念日當天,在金門舉辦「馬習會」,我方當時已著手草擬總統講稿,甚至還挑了具歷史意義的「金門砲彈鋼刀」當贈禮,惟最後破局。顯然,馬政府為了實現「馬習會」,已放棄雙方藉國際場合見面的念頭。馬政府認同「九二共識」,接受「一中架構」,對北京而言,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金門更無疑為中國「皇土」,國際間也會這樣看待,台灣的國家處境只會更被邊緣化。

馬政府為了鋪陳「馬習會」,首先針對習近平上台後,拋出要對「國家尚未統一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安排」;當時的國台辦主任王毅,特別強調就是「不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馬政府於二○一三年四月,公開宣示不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藉討好中國來為「馬習會」舖路。到了六月,馬更藉「吳習會」拋出高度爭議的「馬七點」,首次採用「一中架構」字眼,以呼應中國的「一中框架」,還強調要「增強民族認同」因為「祖先無從選擇」。把過去為了騙選票向台灣人民承諾的「一中各表」、「不統」、「台灣前途由二千三百萬人民決定」,拋諸腦後。北京對「馬習會」的態度則相當一貫,即只能是國內的場合,而且是「黨對黨模式」,中方歡迎「馬主席」登陸見「習總書記」,甚至放話可接受金門為會見地點,讓馬非常興奮,後來因擔心國內反彈而作罷。「馬習會」破局,對中國毫髪無損,馬政府卻已主動將台灣主權雙手奉上。

中國以「馬習會」為餌,讓馬政府自掀底牌,逐步掉入其彀中。習近平後來又藉接見台灣統派團體機會,丟出「一國兩制」,馬政府才仿如大夢乍醒,但已裡子面子盡失。馬為了個人歷史定位,陷入諾貝爾和平獎的迷思,在兩岸互動當中多所忍讓,到頭來美夢成空,馬還被中國無恥官媒貶抑為「地方頭頭」,馬所自豪的兩岸資產轉眼成為負債,台灣的國家主權和人民福祉,卻在馬政府一廂情願的逐夢過程中,成為廉價的犧牲品。

< 資料來源:民報〈社論〉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