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冷知識的都市傳說

1895年地形圖

我相當讚賞「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對於歷史普及的用心。私以為,這個網站比「歷史學柑仔店」更像 kám-á-tiàm。[1] 前一陣子(3月6日),「故事」刊出「臺北城的風水之謎」一文。該文以販賣冷知識為名,實際上傳播大量未經考證的都市傳說。我曾私下列出那篇文章的錯誤跟朋友分享。有朋友說他已轉告原作者修改。但是我等了三週之後,依然未見到那篇文章有任何更正。為了避免都市傳說繼續以知識的外表廣為散播,我不得不公開說明那篇文章的謬誤。


(一)該文提到:「台北城可算是中國清代最後一座按風水選址與規劃的城市」

下這種論斷要小心,你得證明比臺北府城更晚興建的城池都不考慮風水。臺北府城於1884年竣工。在那之後,位於臺中的臺灣省城於1889年起建(參見:羊皮紙上的城市發展)。臺灣省城不考慮風水嗎?我們來看看當時一手催生臺灣省城的劉銘傳怎麼說吧:

 
省城形勢,有關全臺氣運,必須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如擇定處所或有凶砂惡水,來龍不真;或山水陰陽不交,不成格局:均可由地方紳士知堪輿者一一指駁。查大墩地方襟山帶海,控制南北,實天造省會之基;本經岑宮保(按:岑毓英)勘定建城,復經本爵部院上年親往察看,堪建省城。[2]

(二)該文第一張地圖標示為「台灣堡圖」

那不是臺灣堡圖,而是1895年由臨時測圖部迅速測圖的地形圖(見上圖),仍然保留臺北城原貌。[3] 至於1904年調製的臺灣堡圖上,臺北城已經被新的市區改正計畫改造了。讀者可以透過「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觀察兩者差異。


(三)該文提到:「而在日本人入主臺北城之後,為了鞏固統治權,開始破壞臺北城與七星山的軸線關係,於是第一步便是將臺北城逐步拆毀,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日看不到臺北城牆遺跡的原因。」

除非你有證據證明日本人真的是這樣考慮的,不然這種說法只是自己的腦補。事實上,查閱日治初期的市區改正史料,所有問題的核心不外乎:衛生,衛生,衛生,很重要所以說三次。當時日本人的最大敵人是傳染病。1895年5月至11月,戰死的日本人只有164人,病死的日本人卻高達4624人。所以日治初期的市區改正都是圍繞著公共衛生議題在討論,可參閱《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頁172-192。


(四)該文提到:「1899年,日人提出了市區改正計劃,先將城牆拆毀,並且填平了護城河,成為三線道路,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知的中華路、忠孝西路、中山南路、愛國西路等。再來是西城門也被拆毀,但是經過有識之士-臺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等學者,嚴加抗議,才未把其他的城門破壞。」

這一整段都未經考證。臺北的第一個市區改正計畫於1900年由臺北縣告示第64號發佈,並未打算拆毀城牆,只是要多開幾個城門。
1900年的臺北城內市區計畫


直到1905年由臺北廳告示第199號發佈的計畫,才明定拆毀全部城牆,改設三線道路。(按:計畫發佈前就開始拆了。)
1905年的臺北市區改正計畫


還有,山中樵來到臺灣已經是1927年的事情了,如何能夠阻止城門被拆掉?真相是這樣的:1935年,山中樵以「臺灣總督府史蹟名勝及天然紀念物調查委員」的身分,爭取臺北城的四個城門列為國定史蹟。很多人把這兩件事情搞混了,包括維基百科。


(五)該文提到:「在臺灣神社修築好後,為了方便眾人參拜,特地從其中一條三線道路擴建成『敕使街道』,這條路也就是現在的中山北路,我們所熟知的六條通、七條通,也就是從臺灣神社落成後陸續興起日人娛樂區。」

這是天大的誤會。日本時代的大正町是高級住宅區,絕不是什麼娛樂區。

最後,該文的參考文獻列出「台北城的風水之謎系列文」連結。我們不難發現,該文的內容大多是從那個連結抄來的。而那個連結所在的網站,就叫做「都市傳說」。


註:
[1] 「歷史學柑仔店」比較像文青咖啡店。
[2] 臺中文獻第六期,頁38。
[3] 關於1895年地形圖的背景,請參閱:黃清琦(2010)《1895年臺灣地形圖》之研究,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 1:62-117。
 
 
< 資料來源:地圖會說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