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馬英九都可以當總統」

民進黨的中執會昨天正式提名該黨的主席蔡英文出馬角逐明年的總統大選,國民黨同時也張貼了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登記公告,兩大黨擺設的政治時程提醒大家,台灣不久後即將再度進入選季。

政黨成立的目的之一在爭取執政,以實踐政治理念也好,以服務人民也好,或者是以追求個人夢想抱負也好,最後的結果相同,都要由人民來打分數,沒辦法靠自我感覺良好可以蒙混過關。以台灣既有的經驗觀察,通不過嚴格檢驗的,不用等到下台就已身敗名裂。

台灣自實施總統民選以來,已經出過三任總統,「連馬英九都可以當總統」,這句話或可做出一個比較鼓勵性的解釋,就是在過往多數選民偏好明星的心理下,只要具有善於駕馭形象包裝的能力,當上總統實在不是難事,有志者都可以躍躍欲試;也因為當上總統的門檻與做好總統的條件是兩回事,截至目前為止,台灣選民似乎失望的成分居多,連帶對於從政者表態要競選也愈發冷靜,如果參選人帶動不了改革與進步的熱情,公眾參與公共事務的管道日多、意願日強、理念日深,對追逐權力的傳統政治人物,要求只會更多,寬容的空間也會更少。

因此,「連馬英九都可以當總統」,這句話更應該具有警惕作用。他的在任表現猶如一面現成的鏡子,可以正所有候選人的衣冠,告訴參賽者將來如果有機會勝選,可不要淪落到這種悲慘的地步。這幾天,馬英九找來國外媒體自我標榜:「六年多前上任時,台灣的經濟、對外關係與兩岸情勢都備受挑戰,當時最急迫的工作就是為台灣的經濟找出路、為兩岸關係找生機,為外交找活路,現在這三方面已經獲致了顯著成果。」看到總統這樣的精神與心理狀態,相信不少人會心生憐憫,恨不得催促他提早辦理優退?

事實上,馬英九口中「備受挑戰」的那些年,不論是二○○七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率五.七○%、失業率三.九一%,或是政黨輪替前夕的二○○八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六.○六%、上半年失業率三.八七%,都比其自我感覺的「顯著成果」:二○一四年經濟成長率三.七四%、失業率三.九六%,要好得多;等到明年五月任滿,如果再拿馬八年與扁八年的平均相比,這筆帳恐怕更有得好算。七年前,大家對陳水扁不滿意,因此換人做做看,承載高度民意期待的馬英九理應超越再超越才對,結果白紙黑字的數據每天都掛在主計總處的官網上,國家元首不羞愧自省,居然還在光天化日之下主動言謊愚民,這真是國家莫大的悲哀。

當總統當到讓國人蒙羞,大家卻無計可施,表示制度出了差錯,人才拔擢也顯然大有問題,因此必須嚴肅看待「連馬英九都可以當總統」這個政治之弊,並且非得找出防範條款才可以。從台北市治理黑幕在多年後仍能大起底的前例看來,公理對政客的裁判永不嫌遲,重要的是台灣的民主要進階,減少再被訛詐的機率,就必須建立起對權力者永持懷疑立場的共識,憲政改造落實權責相副當然是治本之道,但是修憲程序不僅處處設柵,目前更被綁架在國會主要政黨手中,於是近期的治標方法就是明年初的立法委員選舉。

陳水扁時代的朝小野大,馬英九時代的一黨獨大,十六年下來證明都有偏差,後者的危害更甚於前者;依照現有票票不等值的選舉制度,以及政黨在基層經營的組織現況,民進黨未來在國會過半的機率應該不大,因此如何防止國民黨過半,使社會更多元的聲音得以順利進入立法院,就是一個比較具有建設性的選項。如果這種投票行為可以蔚為力量,不管是民進黨或國民黨贏得總統大選,任一黨權力集中的可能性會降低,國會多數黨蓄意杯葛的空間也會限縮,協調共商的溝通文化比較可能建立。

一旦監督制衡的防腐功能能夠起作用,那麼,「連馬英九都可以當總統」,或許就可以真正成為過去。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