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位名人談民主溝通策略

前監察院長王建煊推薦郭台銘參選總統;李敖建議柯文哲搭配宋楚瑜競選總統;嚴長壽擔心「十八歲缺乏足夠民主素養,擁有選票易受操弄」;江蕙覺得「從藝人遭網路霸凌而自殺來看,台灣真的太過自由了」。

「王聖人」推薦一個主張「民主不能當飯吃」的商人競選「民主國家」的總統,堪稱古今奇談,足以垂範千古。

柯文哲與宋楚瑜數次公開讚揚締造世界最長戒嚴時代、殺害無數民主人士的蔣經國,認為「功大於過」;柯文哲說出「關於設立監視器,法律沒有說不能做的事情為什麼不能做」這種完全背離基本法治精神的神邏輯;宋楚瑜更是曾經演出「公開呼籲衝進總統府活捉陳水扁」這種理盲又濫情的激情演出。

按照嚴長壽的說法,如果「部分台灣人因為耽於小確幸而民主素質日漸低落、不懂如何區分政客與政治家」,是否「應該收回部分無知選免的選票以免遭到操控」?

至於「網路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是霸凌」、「為什麼惹得天怒人怨的中國國民黨特別支持立法反對網路霸凌」、「言論自由會不會太自由」這些問題,台語天后是否曾經細細思考、又有多深的認識?

如果要說王建煊、李敖、嚴長壽、江蕙這四人通通都是心懷不軌的政治騙子、一心把台灣打造為獨裁者的天堂、陷黎民蒼生於水深火熱,未免讓人啼笑皆非。但是這些主張、思想,搭配他們的社會能見度與實質影響力,卻又一定程度地影響了許多人的政治判斷,讓台灣人民的思想土壤越來越適合專制政權的滋長。

為什麼這麼悲哀?因為幾十年來,台灣社會少人在乎民主;絕大多數民眾對於民主內涵的認識,不外乎「可以投票」、「可以罵總統」,如此而已。

很長一段時間,曾經有極少數的人曾經敢於追求民主,不過通通被關押、刑求、流亡海外、自殺或被自殺。至於其他,三、四級的人因為白色恐怖不敢在乎、因為打拼生計無暇在乎;五、六年級的人成長於經濟起飛的小確幸時代,學校不教、爸媽沒提,不知為何要在乎。終於,上一代打拼得來的民主果實腐壞了、上一代創造產生的經濟輝煌衰敗了。一切一切的苦果,七、八年級被迫吞食,但是心有不甘。

於是有了以年輕人為主的太陽花運動,於是有那麼些五、六年級的人流著淚懺悔自己過去對政治的冷漠。但是有更多更多的人,說「台灣就是太亂了」。因為這麼些年來,他們在這樣的的社會制度中「成功」了,有了名或者有了利,於是無法理解「這群暴民到底在亂什麼」。

眼看著台灣的被統一近在咫尺,民主的果實搖搖欲墜,卻發現這三十年來的台灣始終是一片適合威權滋生的土壤;而且教育部堅持採用黑箱產生的課綱,打算繼續灌溉威權三十年。所幸各種論述拜資訊科技之賜,在各種媒體不斷轉貼曝光,不同意見得以對話。其中綠吱與藍丁固然水火不容,連所謂的台派也戰成一片,心結日深。

對待敵人,尚且要「表面收買」、然後「暗地分化」;台派之間,實質的論述爭辯固然應該激烈,但是「表面」的言語平和,當然也很重要。否則,豈不是自己製造裂縫,鼓勵「有心人」見縫插針?

現階段台灣最需要的,是對那些為數眾多、對政治漠不關心的政治小清新們,盡力宣揚、交流民主的實質內涵,讓他們開始關心政治,把民主的餅做大、讓民主的苗生根。如果我們將「未堅定支持民主價值的人」打為「中國同路人」、把餅自我切割,只會讓更多對政治不曾深思的「六八九」心生厭惡地說「關心政治的人果然都是自以為是的政治狂」,然後更遠離政治。熱心於政治文化傳播者,豈可不慎乎?(作者任職金融業,台北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吳傳立

吳傳立
金融從業人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