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病理

戰後以來,經歷過國民黨中國殖民性政權長期統治的台灣,政商演變出一種特別的關係。許許多多財團都在特許經營權的背景發展出來,因而也成為中國國民黨的金主,這是台灣大企業的體質,也是經濟的潛在病理。

二二八事件,並不只是知識份子、文化人被屠殺,其中也包括財經界的秀異者。這個事件加上白色恐怖年代的政治氣氛,要發展企業、形成財團,不能不依附在中國國民黨權力羽翼之下。從前,是蔣氏父子一門獨尊;後來,隨著蔣氏時代結束,黨政軍特侍從大員分據了油水甜頭。

在中國式的官僚體制,常要肥水補充薪水,「無官不貪」的成語其來有自。就是有一些行業,需要打點。合法,打點才不被刁難;非法,打點後也不成問題。一些特殊單位,還形成集體分贓。有些人因此在一個階段後,移民出國避險求平安。

政商關係本應是裁判團與球隊的關係,但一黨執政長期化形成的分贓體系和共犯結構,破壞了關係的正常化。戒嚴時代因特殊條件壯大的財團,仍然保守利己的政商關係,大多缺乏真正的社會責任感。而民主化時代,新興崛起的財團仍大多無法擺脫依恃特殊政治權力庇蔭的陋習。

台灣,在不正常國家的形勢下,財團、資本家仍存有掠奪心態,剝削勞動成本與社會大眾。檯面上、檯面下以政治獻金支應政黨,更支應政治人物,謀取特權;賄賂官僚,走旁門之道。許多資本家徒然以錢鞏固豪門,卻無法形塑上流社會應有的文化形象。

在追求正常國家之路,台灣需要進步的力量、進步的社會觀;需要進步的企業家、進步的政治家。革除中國國民黨長期以來留下的腐敗政治積習是首要之務。「中國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不只是政治改革的基礎,也是經濟發展的條件,更是文化發展的途徑。

(作者李敏勇,詩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