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台灣經濟設計師的最終目標

摧毀台灣矽盾,留給台灣觀光事業

擬定台灣經濟方向、策略的經濟設計師是否在經發會?不,跡象顯示是在北京。北京的「以經促統」對台統戰策略不是「陰謀」,是明講的。偏偏台灣的領導者就是要配合,且配合得幾至無縫接軌之程度。依序列舉如下:

‧二○○八年,中國一一五計畫急需龐大的資本,馬政府上台即取消投資中國的四十%上限,中國經濟如虎添翼。

‧北京要依香港之CEPA,與台灣簽屬ECFA,馬政府快馬加鞭,趕在二○一○年完工,日期、地點都由北京安排,於CEPA簽訂之同一天(即六月廿九日)在抗戰首都重慶簽署,凸顯兩岸之主從關係。

‧ECFA後,北京要求先簽訂服貿協議,服貿先於貨貿在國際上是異例,但馬政府還是百依百順。協議於二○一三年六月廿一日簽署。

‧政府說簽訂ECFA後可增我方GDP一.六五%至一.七%。結果,我國經濟成長次年就掉到三.八%,二○一二年再掉到二.○六%。奇怪嗎?一點也不。北京的目的本就是要「掏空台灣」,若ECFA讓台灣經濟大好,可不違反「以經促統」的政策目標?

‧二○一四年六月北京祭出「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領」,設立一千二百億人民幣產業投資基金,目的就是摧毀台灣經濟的支柱—半導體產業,同時火速籌設福建自貿區,向聯電伸出橄欖枝。十月聯電決定砸四百億元在廈門新建十二吋晶圓廠,馬政府也以「無技術外流之虞」,趕在國人忙過年之十二月卅一日予以批准。政府不是不知中國有一千二百億滅台矽盾計畫,也不可能不知對岸福建自貿區是衝著台灣而來。馬政府無縫接軌之配合演出,令人嘆為觀止。

‧繼之,北京拋出「亞投行」。亞投行雖不盡然是針對台灣,但也是「吸納台灣『以經促統』大戰略」之一部分,果如北京所要,台灣演出一齣「夜奔敵營」大戲碼。

‧為因應北京「紅色供應鏈」攻勢,台灣現在亟需一筆「台灣半導體發展戰略基金」,但馬政府寧將此筆資金挪用,參股亞投行(約六百二十億元),任憑台灣的半導體業自生自滅。參與亞投行,經濟效益極低,它是用來協助後進國家之基礎建設的。即使台灣業者得以承包「嗟來之食」,工程是在海外,無助國內就業與所得。政府不宜再為財團的中國夢虛擲巨額資金,扈從北京政策。

請問,當北京成功摧毀了台灣矽盾(半導體產業)之後,台灣還剩什麼?大概只有觀光事業了。或許這就是國共合作的最後目標!

觀光事業可靠嗎?套一句國台辦張志軍金門的一席話就知:「不要指望維持主權,否則大陸客肯定不會來的!」

對策:撤回亞投行申請,設立「台灣半導體發展戰略基金」。

(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黃天麟

黃天麟
1929年出生於澎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 曾任第一銀行董事長、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國策顧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