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交 斷交 兩面刃

 

前副總統呂秀蓮表示:希望民進黨可以告訴人民,若明年上台後面臨邦交國大量斷交的骨牌效應,將如何因應。她呼籲外交部應積極組成平行外交專案小組,遊說邦交國「跟中國、台灣都能做朋友」。確實,台灣的外交困境,經過馬政府七年來的「休兵」,可以說是危如累卵了。有可能重新執政的民進黨,必須未雨綢繆,設法將可能的壞事變好事。

英國《路透》曾報導指出,中國透過投資承諾在中美洲漸有斬獲,幾個仍與台灣保持外交關係的國家,中國並未趁機建交主要是為了「挺馬」,避免惹惱台灣選民而影響了馬政府。然而,馬英九卻自我感覺良好地稱:曾經有三個台灣的邦交國試圖與中國建交,卻遭到中國拒絕,顯示他推動的活路外交,使得兩岸不再惡鬥。邦交國靠中國不挖,這就是馬政府的活路。呂副的提醒,應非危言聳聽。

連邦交國也要靠中國婉拒建交來維繫,說穿了是死路外交而非活路外交。今天為了「挺馬」不挖我們的邦交國,來日卻可以做為恐嚇新政權的工具,這根本就是馬政府留下的爛攤子,裡應外合為中國的三光政策服務!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只要新政府因應得宜,化險為夷,反而可以鞏固台灣主權,脫離中華民國的黨國枷鎖,砍斷將台灣連結中國的鎖鏈。

我們的邦交國,以目前國共的黨國論述,是不可能「跟中國、台灣都能做朋友」的。因為,我們的邦交國,至今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而老共的邦交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例如,一九七九年以前,美國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一九七九年以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美建交公報),而中華民國政府當局與其繼承者統治台灣(台灣關係法)。

如果出現一種情況:民進黨新政府不接受一中絞索,中國開始驗收外交挖角的成果,我們的邦交國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乃至造成「沒有國家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之結局。那種兩面刃,恐怕也同時是中國國民黨,甚至中國共產黨的夢魘。因為,最後一哩路走到這裡,等於沒有國家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從而,中華民國政府就只能代表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所組成的國家,與中國無關了!

屆時,民進黨政府正可清晰地凸顯,由二千三百萬人選舉產生的中華民國政府不代表中國,沒有一中問題,也沒有各表、同表問題,至於「中華民國」之名要沿用或正名,由台灣人民公投。或許,這樣會引來文攻武嚇。但,代表十三億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企圖顛覆代表二千三百萬人的中華民國政府,那就是國際間的國家侵略行為。相反的,一中之下,不論怎麼表,都會變成一個國家的內部問題。

就此而論,邦交國大量斷交的可能危機,固然要謹慎應對,卻也不必驚慌失措。重要的是,其中蘊含的台灣國家正常化契機,執政者要有大破大立的歷史行動。只要把壞事變好事,台灣人民再也不必折磨於「表裡不一」的國格分裂症,再也不必以各種「表」來迴避「兩國論」的現實,連課綱都要台灣以中國為本。當台灣的政府只代表台灣,當中國的政府只代表中國,邦交國才能「跟中國、台灣都能做朋友」,不是嗎?

七年來,傾中總路線暴衝狂奔。可是,客觀演變有違馬英九的主觀願望,台灣人民的台灣認同反而達到歷史新高。大學生的太陽花學運,高中職生的反黑箱課綱,在在顯示我們這個二千三百萬人所組成的國家,已經走到國家正常化的新里程碑。正因如此,「最統候選人」「不能說中華民國的存在」,主流輿論都交相指責,並不令人意外。倒要注意,「同表」脫掉「各表」的內褲,「終統路線圖」圖窮匕見了。這把刀子正逼問:二○一六之後,我們要當主人或奴隸?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