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問我 你們為何叫台灣

 

今日「臺灣」地名,是本土的西拉雅族語地音譯。

在土耳其,當地人在介紹完自己故鄉後,好奇地問我們:「台灣代表什麼意思呢?」對他而言,一個地名必然代表鳥鳴、花開或者豐饒等與在地生活有著密切關聯性的意涵。

我們一行四人,兩個博士、一個碩士與一個學士,只有我勉強以「當時西拉雅族對今日台南安平一帶稱謂」的簡單敘述回應,這種困窘與荒謬,其實正是台灣人與台灣關係之間的悲傷弔詭。

差一點,那位土耳其人想當然耳的台灣認同ABC,就要在國外笑掉人家大牙了!而這種牙,我想天天都有外國人在台灣人面前掉吧!

我記得求學時候國民教育課程談的台灣,就是自「古」以來,或稱東鯷、夷州、流求等推敲之語,再不然便是葡萄牙人的讚嘆之語「美麗之島」(Ilha Formosa)。其中不論是隱身在「古」字身後的中國漢主體性,或者讓台灣人引以驕傲的浪漫之辭,都在在指涉「在地觀點」的缺席。 

今日「台灣」地名,是本土的西拉雅族語地音譯。台灣舊稱,無論是「大員」、「大灣」或「台窩灣」,都是台灣南島平埔族「西拉雅族」語的閩南語漢字音譯。17世紀荷蘭人的「Tayoun」等拼音,也是來自西拉雅語音譯。由於當時許多外來船隻是在安平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附近登陸,便以登陸點地名指稱台灣全島。 

熱情包容移民文化

沒有知識,就沒有權力。然而,台灣有多少人說得出「台灣」之名的由來呢?

我們有數不盡的忠孝、仁愛、信義與和平,我們有數不盡的中山與中正;有多少個被強硬冠上的名,就有多少扇被優雅而殘酷關上的認識自己之門。地方主體命名權的失落,就像語言學上不同語言在特定權力的作用下,被高低歸類為「語言」或「方言」一樣充滿著知識與權力的傲慢與自以為是。

在近代國家發展的脈絡下;在西歐、中國、日本與美國的殖民式背景中;在王權、民主、民族與國族的對話裡,台灣意識由喧囂爭論中顫巍巍地萌芽。

然而,太多的熱血在統獨的即景式煙火中陶醉了,經常只是你統我獨或你獨我統二元假意識形態中的真自慰。由於我們自欺欺人的漢文化歷史觀與矯情不切實際的黨國歷史教育,因而極度自卑下的自我否定或極度自大下的排他性,成為台灣特有的一種缺乏思辨學習的主體認同景觀。

有些人選擇躲在「台灣文化很淺歷史很短」的偽認知中,藉由不斷地消費與消耗,填補精神文化上的空洞與不安;有些人穿著愛台灣的背心指責別人不愛台灣,把愛台灣變成一種滑稽的口號與運動;有些人則是愛得太過盲目,像一個危險情人,只見到自己眼中情人該有的模樣,把深愛的國家握在手心,捏得幾乎要窒息。

台灣多的是繁衍生物的山脈,往哪裡去都擁抱著熱情包容的海洋,千萬年來,漂洋來去的移民,長成混融交雜的文化性格與歷史,說的是愈來愈豐富的故事。

或許,你也可以想想,有一天,當外國人問你「台灣代表什麼意思」時,你打算怎麼介紹自己心愛的家鄉。 

台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