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失言不只是失言

黃錦雯指出年輕學生積極參與社運,卻沒半個人進入災區幫忙,感到奇怪。翻攝黃錦雯臉書

2015年08月21日12:11    
作者:吳傳立(金融業)

藝人批評「反服貿貨貿課綱的學生也沒看到半個去幫忙」、「給這些不長進的年輕人當頭棒喝」。事隔不到兩天,藝人出面落淚道歉。表面上是藝人失言惹風波,其實這件事情的意義,遠比想像中來得深遠。

未經查證就指責,會被打臉也只是剛好而已;當初明明貼出「給這些年輕人當頭棒喝」這樣義憤填膺地的文字,道歉的時候卻又說只是「轉貼」,讓人很難不懷疑道歉的真心到底應該打幾折;從「溝通技巧」的觀點出發,把話說得太滿,「沒看到半個去幫忙」,也是一種很不智的說法;如果換個說法「這些年輕人有幾成的人願意捲起袖子一起做事」,批評聲浪或許會小一點點;但是,也只是小「一點點」而已。為什麼呢?因為問題的核心根本不是「失言」啊!

此話怎講?讓我們先來看看兩個例子。

幾個月前,「讓消防員穿著破舊的裝備衝進火場救火」的議題浮出檯面;這當然是讓人無法忍受的不正義。消防員上街抗議制度殺人,不少學生、民眾也上街聲援。任何一個腦袋清楚的人,都不可能質疑「那些熱血抗議消防裝備太差的學生,怎麼就沒幾個人來烏來幫忙」。

相對的例子是:我們會理直氣壯地批評「許多偽君子平日假仁假義,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時候卻又龜縮不前」。

白話的說,就是:當某人做了「這件對的事情」之後,我們不會怪他「怎麼不去做另一件對的事情」;相對的 ,只有在他平日「假仁假義地做了或者說了一些『自以為正確』(但是我們不認同)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才會責怪「如果他真的這麼仁義,為什麼不來做這些正確的事情」。

他們心裡的聲音很可能是「說什麼自己的國家自己救所以才反服貿?根本是滿口假仁假義,我看根本只是被利用、只是想鬧事吧?不然怎麼不來幹一點救災之類的正經事?」

說穿了,事件的核心不在於「失言」,而在於「價值觀的差異」啊!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當事人聲淚俱下地道歉了之後,仍然會有些民眾認為「說出對的事情為什麼要道歉」~~因為的確很多人認同這位藝人發言背後的「核心價值」啊!

台灣社會的價值觀差異到底有多大呢?筆者可以分享兩個親身見證的例子。

大約兩年前,年長的同事甲浩嘆「現在的年輕人哦,只會低頭滑手機玩電玩,都不關心國家社會」,筆者說「說得真對!我們現在來討論一下大埔案吧?」同事甲立刻臉色一變「你不要跟著他們在亂嘛」!於是關心國家社會的對談就嘎然而止了。

大約一年前,筆者抱怨台北市的路平專案根本不平,同事乙說「你不要一天到晚罵政府嘛!很多事情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我們做好我們分內的事情就好了」。筆者一時興起,追問同事「民主社會中,我納稅,然後要求政府給我一條平整的馬路有什麼不對嗎?」,同事乙的回答是「說穿了你繳的稅金也沒多少啦!如果是我,我會要求自己騎車的時候要更小心;抱怨別人沒用嘛!凡事反求諸己啊!你每天抱怨會快樂嗎?」。

這種「重秩序」而「輕公義」、「重道德」而「反民主」、的思想,除了歸因於巍巍中華四維八德的儒家思想教化、以及大小兩蔣打造的世界最長戒嚴體制後遺症之外,實在很難找出更合理的解釋。

最有趣的是:當抗議的人數夠多,藝人不得不流淚道歉;324行政院事件後,多達數十萬人上街頭抗議;我們很少聽到「這幾十萬人吃飽太閒」、「如果真的這麼關心國家,為什麼這幾十萬人不一起來烏來救災」之類的批評。沒辦法,人性就是如此;當你的力量夠大的時候,人們傾向於認同你、順服你,而不願、不敢挑戰你。就像宋楚瑜口中的經國先生殺害、刑求、關押無數民主人士,白色力量的柯文哲依然稱讚他「功大於過」;如果你是世界級的大城市如上海,哪怕人權記錄再差,柯市長還要和你交流市政經驗呢!

是說,氣爆撼天震地的天津市也是一等一的大都市,不知道何時與台北結為姊妹市好好交流?畢竟兩岸一家親,相信這天應該也不遠了。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即時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吳傳立

吳傳立
金融從業人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