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真不簡單!

台灣人又在國際競賽中奪冠了!這次是在法國里昂舉辦的二○一五世界麵包大賽(Mondial du Pain),代表台灣的選手陳永信,獲得總成績第一及藝術麵包特別獎。創造這項殊榮的材料,很簡單,台灣人的技藝,再加上關廟鳳梨、大湖草莓乾、埔里玫瑰花,還有枸杞、紅棗、人參燉煮烏骨雞等這些道地台灣食材。結果擊敗法國、日本等十餘國參賽者,這成就真不簡單。

在台灣僅就地取材,透過台灣人的巧思與淬鍊,就能贏得世界第一,這個意象很美麗,同時是無數紀錄中的一個。在此之前,台灣已經出過吳寶春,另外在音樂、運動、調酒、電玩等競技場上,數不清的人物嶄露國際;在高科技的全球生產與供應鏈上,台灣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更多人投入心力於如何從代工生產走向品牌行銷;而台灣的汽車零組件、工具機等產業不勝枚舉,都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甚至在學術領域,不時有耀眼的成果發表,同時,我們也出過諾貝爾獎得主。

以上這些一流,難以道盡,都是在小小台灣誕生的。台灣只有二三○○萬的人力,難以與一流國家的人口數相比;而台灣的領土面積排名一四○左右,又擠壓出世界第十的人口稠密度。在這樣的生存條件下,有這些耀眼的紀錄,這個國家非常值得探索。

要理解這個有趣的國家,除了多元民族豐沛的生命力本質之外,或可從教育之於人民素質的這個角度來尋找一些蛛絲馬跡。在台灣民主化之前的過去四百年間,對於台灣真正具有全域統治的,嚴格而言只有清治、日治與蔣氏政權三個時期;清治時代雖號稱長達二一二年,但由於被視為化外之地,開始積極治理與建設僅有最後十餘年時間,相較於日治五十年、國民政府四十三年,可對照出不同的影響。

日本統治與蔣氏父子兩個階段,有著極為不同的影響,一八九五到一九四五年間,日本歷經明治維新之後,到大日本帝國時期,國力鼎盛,躍居世界強權。而其透過在台灣的同化教育,內容優勢是與世界直接接軌、具有國際文明體系的視野;缺點則是殖民體制必然的限制,台灣人「上學」這檔事,與弭平經濟條件、性別差異多少仍力有未逮。

接著的一九四五到一九八八年,國民黨來到台灣,有兩件事關係重大。首先是一九六八年將一九四五年開始的六年國民義務教育延長為九年,儘管有「洗腦」的譏評,但為消除文盲與教育普及化奠定了深遠基礎,這是人才素質與人力資源不能抹殺的構成。

第二件事則是一九七一年的「退出」聯合國,在此之前,在國民黨的大中國教育體系下,由於聯合國創始會員國與安理會成員的國際地位仍存,尚可在國民眼界上平衡一二;但自中國代表權遭取代後,蔣氏漢賊不兩立的錯誤選擇,導致徹底的鎖國,教育也因此嚴重的傾斜,日失國際觀與國民自信。

在長達百年變動的歷史背景下,一九八八年起到今天,這二十七年間,每段時間都出現教育改革的倡議,也有回流倒退的強大力量。在不斷地一去一來之間,可慶幸的是,台灣人希望走向世界的腳步,或許一時可能招致羈絆,但從未停止行動,差別只在於國家力量的渙散,非但不是理所當然的後盾,反而成為人民的集體包袱。

欣聞台灣人又被國際評比認證為世界一流,此等「小確幸」的境界實在宏偉,絕對不是一切生路在中國的鎖國者所能企及,因此,台灣人加油!再加油!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