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親手滅亡了中華民國

 

馬習會結束,應驗了不少國人事前的憂慮並非杞人憂天,或是見不得人好,而是基於對馬先生一路走來的人格特質,所產生的深切了解。就如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所說:中國早在二十年前就已提議兩岸領導人會面,既然對岸這麼歡迎,台灣的前幾任總統為什麼都不前往對話呢?因為中方要求的通關密語:一是鑽狗洞、二是胯下過,大丈夫不為也;而今天馬先生全都同意了,因此成就了馬習會的「歷史定位」。

鑽狗洞與胯下過,都出於中國歷史典故,前者是春秋時代楚王對晏子的戲弄,後者則是西漢韓信的遭遇,馬先生大老遠專程飛到新加坡去會面,只顧著與習近平唱和「中華民族」,引述《尚書》「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以及北宋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以為在作之君、作之師,殊不知對手根本是上臨下,還是流氓姿態,馬先生因此潰不成軍。最後只能自我安慰此行最大的成果是「兩岸領導人會面」,坐實了這是毫無目標設定的「為會而會」,也旁證了這近八年所簽的二十三項兩岸協議是「為簽而簽」,全是務虛的形式之作。不僅如此,習近平透過馬英九,也將台灣人若要在中國歷史上有所定位,做了最赤裸的定調。

顯而易見,張志軍在國際記者會宣讀的,都是習近平在閉門會中當面對馬英九的訓話,馬英九顯然被習大大的氣勢所震懾,於是在會後的記者會上,像名科長似地在解釋自己的提議,還代為說明習的回應;換個角度看,習近平把重話與醜話講給即將卸任的馬英九聽,事實上主要是想講給二○一六年之後的台灣新政府聽,而習近平不直接點名真正的對象,是在為未來的互動保留空間,馬英九不察自己受辱,僅僅是對方的傳聲筒,反而自甘為國共聯手約制下任台灣總統的道具,這個外部形勢,有志競逐總統者的團隊必須看在眼裡,並且盡早對於台灣前景進行戰略規劃與戰術部署才是。

不過,歷史總像面鏡子,可以辨真偽,蔣介石何曾約制得了親生兒子蔣經國?蔣經國又約制了李登輝什麼?更不用說台灣總統民選之後,李登輝無法約制陳水扁,陳水扁不能約制馬英九,馬英九又如何得以約制下任新總統?更何況,蔣介石與蔣經國的核心價值是反共,以蔣家繼承者自居的馬英九有自我約制嗎?儘管他向強鄰「認祖」,企圖藉強鄰的黑影放大自己的身形,依舊改變不了二三○○萬人才是每任民選總統的決定者。這民主的事實,是台灣防範政客暴衝的保險桿,實在彌足珍貴。

馬英九即將灰飛煙滅,台灣人民可以將之一筆勾銷,但習近平尚有七年的時間主導中國的大政,高度自信以及文革歷練下的凶狠,已經成為台灣未來亟需妥善因應的對弈一方,必須面對,並且處理。馬習會的效應,提醒新的國家元首必須盡速終結這些年來的內耗,加快腳步厚植國力。台灣國力的構成,有三個支柱,一是強化民主的根基,這涉及法制的整建翻修,與協商文化的促成,既為防範「馬英九們」的後遺症,也在團結國家一致對外;二要提出逐步恢復信心的經濟政策,以魄力正視政府財政問題;三是軍事嚇阻能力的提升,增加外力一旦破壞和平的昂貴代價,以有效止戰。

馬英九身為現任總統,竟稱「一九九二年兩岸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證明「一中各表」僅止於新聞界的名詞創造,等於親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面前,滅亡了中華民國,也在中國與台灣之間做了選擇,他個人的致詞與表述,已經跨越了立法院稍早針對兩岸會談所劃設的紅線:不得簽署任何政治性的文件或發表共同聲明、新聞稿;不得接受、呼應「一中框架」、「反台獨」等危害主權主張,或談判這些政治性議題。因此,國會必須對前來報告的相關部會嚴正表示否決的立場;對於馬英九的言行,我們則予以唾棄,並感到最深切的遺憾,主張積極查察他應負起的政治責任與法律責任。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