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我們好遠?

 

距離我們好遠?
八里雙屍案被告謝依涵所判死刑日前再度發回更審,該案法官的想法與一般民眾的想法有頗遠的距離,讓人無言。(中央社)

 

曾轟動一時的媽媽嘴咖啡屋命案,近已逐漸被國人淡忘。此所以日前兇嫌謝依涵所判死刑再度發回更審,並未引起太多注意,本案另兩則原該發人深思後續報導,也未受到認真檢視。

兩則報導,一是依高等法院判示,媽媽嘴公司須和謝女合賠死者家屬630萬元,理由是她「未善盡督導責任」,一是高院法官邱忠義對謝女訓話,曾說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與妻訣別書」不哭者無情。此二事例,前者是國內離譜司法判決又添一項,反映出思維有悖常情常理法官正大有人在。後者則隱隱顯示頗有不少高級知識份子,仍深陷於陳腐所謂正統政治正確,而仍渾然不知不僅不能感動新一代年輕人,甚至也無法激起一般國人熱情,而只能予人以「這些人距離我們好遠」之感。

以前一事例而言,媽媽嘴咖啡屋不是軍警單位,老闆呂炳宏有何責任又有何權力監督職員私人生活?謝女和被害人夫婦互動熱絡,呂老闆有何資格監控雙方交往?若依高院判決,假定行政院部會首長有人犯罪,則是否行政院也須連帶負擔民事賠償?

被判連帶賠償的呂炳宏,更不知今後要纏訟到幾時。異日即使他上訴成功,所受精神折磨又能向誰索賠?所謂司法獨立,是否即意味可以隨心所欲,做出各種匪夷所思判決,而不須向任何人負責面對任何後果?

高院法官邱忠義所發高論,緣起是該院將死刑發回更審時,他當庭交付謝依涵一本《與絕望奮鬥》想是勵志之類書籍,而諭示她讀「出師表」不哭即不忠,讀「與妻訣別書」不哭即無情,讀該《與絕望奮鬥》者而不感動即是無心云云。

邱法官這段話確很驚人。讀過《與絕望奮鬥》一書國人恐不太多,難以斷信其是否能感動廣大讀者。但他所舉兩文,都曾多年被選列高中國文課本。在一般國人記憶,昔年男女學生讀後捧文而哭者似殊不多見。若依法官所言,豈非曾受高中教育國人皆是不忠之徒,無情之輩?

女囚謝依涵徘徊在生死邊緣,一線生機端在能否被判定為可以教化。她當然不敢當場質疑邱法官的訓誨,不敢反問他本人有無讀二文而哭。但法官這番高見,也隱隱點示出一起令人深感無奈現象,是即國內頗多受有高等教育,身居政府官位或具有社會影響力人士,彷彿全然不知時代與潮流都在變,社會也在變,而仍然企圖以僵化理念規範社會,自說自話講大道理,頗似民國初年一心要「維護名教」的老先生,而今社會大眾恍覺是另一時代的人,「距離我們好遠」,得到的反應是無感也即不足為異。

認為「與妻訣別書」是至情至性之作,理應深深感動人心,顯然也不僅只是邱法官一人觀點。2012年1月4日,《聯合報》即曾以「感人與妻訣別書,國中生無感」為題,報導該文被刪除於中學課本之外,包括名律師陳長文等人都深不以為然,並引述陳律師撰文所稱,「這樣大愛動人的篇章竟不被選用,讓人感慨不已」,以及退休教師譚家化,作家王文華等人同表惋惜言論。

被陳律師視為大愛動人,《聯合報》也稱之為感人的該文,其實早在之前將近一甲子的1950年代,已不甚能感動當時的中學生,此或是大出邱法官、陳律師等正統思維人士意料。下文所述,即是我本人親歷經驗。

1950年代中葉,我正就讀高中。當時的國人課本即列有這篇「與妻訣別書」。記憶中沒有一位同學讀到感動落淚,反倒有人感覺「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以及如何如何那段文藝腔很濫情肉麻。也有同學發表感言,認為該意映卿卿若是時代女性革命同道,林覺民那一番大道理不用說她也會理解,反之她若純是傳統家庭婦女,則他再多說也是白說,不如省省算了。更有同學認為林既然自知可能一去不回,遺書似該務實一些,多多關照應如何持家理財教養兒女。

當年我班同學反應如是,同時代各校男女學生應也不致有太大差異。昔年封閉時代學生的反應已是如此,近年學生的無感又何足為異?邱法官的不哭即無情論,陳律師的感慨,似也頗能令人聯想起前述民國初年「維護名教」的呼號。言者固然諄諄,卻無法激起社會共鳴,因為該等人士的情懷心境,確是距離我們好遠。下文所舉,也是兩樁深具代表性案例。

前此反所謂黑箱課綱學生林冠華自殺前,曾有高職校長林淑貴登門探望「關心」,據報載林校長當時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道理開導他云云。我本人頗信奉社會傳統價值,應算是穩重甚或保守份子,但看到這段報導仍感覺其酸腐不可耐。所謂修齊治平,多年前的學生已聽得不耐煩,今天思路大開年輕一代如何聽得進?林校長搬出這套理論教訓人,所收效果只怕充其量也是對方的無感。

另一案例,是今上馬先生對祭祀孔子饒有興趣,今年他冒雨祭孔,即誇稱自己擔任市長八年,都是年年祭孔,出任總統後也已是第五次來台北孔廟參加祭孔儀式云云,言下大有以此為榮為傲之意。但2300萬國人能有幾人為他的虔敬感動?年輕一代看到他身著古裝,一臉肅穆行走在眾陪祭禮官之間,又會不會恍覺此人似不屬於眼前現代社會,「距離我們好遠」?

受有高等教育,身為社會中間菁英人士,反予廣大國人以「距離我們好遠」疏離感受,確是令人沮喪現象。原因所在,應是該等人士一路來成長,生活於特殊色彩封閉式環境,形同精神上的圈養,以致與真實社會主流思維脫節,是台灣特有社會景觀之一。但不知其中有幾人能破繭而出,而和廣大國人同其呼吸?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敏洪奎

敏洪奎
1972年曾以筆名「孤影」發表<一個小市民的心聲>,被當時執政當局引為宣傳利器。後因感嘆執政者保守極權毫無進步,開始為文呼籲外省選民放棄敵視心態,理性面對本土化的大浪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