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秒買秒退看國家品牌盲點

 

繼台灣大學之後,前天有台南青年楊家衛發起「秒買秒退」滅頂運動,若非國家機制無法保障飲食安全,人民何苦掀起「自求多福」式的食安自保運動?

憲法保障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當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遭受威脅,吃得膽顫心驚之際,現有制度卻無法將黑心商人治罪,這時除了挺身而出,人民實在沒有別的選擇。

這類抵制運動是無奈,也是不得不為的自力救濟,應被視為自我防衛的正當行使;事有輕重緩急,此時若再談什麼浪費不浪費、破壞退貨機制,都是見明察秋毫而不見輿薪。

味全本來是「大家的」,自從變成「魏家的」,一連串傷天害理的黑心問題,使味全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品牌」因而蒙塵。

「品牌」創建不易,第一代企業家常是「品牌創建者」,他們交棒後,品牌存亡常決繫於第二代;好逸惡勞者常敗光家業、毀掉品牌,勤奮專注者卻能發揚光大,超越前人。

品牌之於第一代,是創業維艱,因為從無到有,只能摸索,在失敗中求生存。品牌於第二代則是守成不易,因為市場飽和,形成瓶頸,且挑戰倍增,必須靈活應變。

台灣的國家形象正面臨「第二代」的品牌存亡。在蔣介石「漢賊不兩立」的第一代時期,是變相的鎖國,也是「自藏品牌」的失策。

步入第二代時期的今天,仍因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兩者都簡稱中國)的品牌雷同,在西瓜效應的強勢排擠之下,我國的國家形象被虛無化,空有良好內容,卻無法公平行銷於世。

在我們這一代手中,台灣不應該再和「中國」這兩個字勾勾纏,而應該「自創品牌」,區隔中國,打造新的形象,才能立足世界。(莊榮宏)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