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贏得大選,失去台灣命脈」!

 

經濟部長鄧振中先前宣布,將在卸任前開放中資投資台灣IC設計產業。緊接著,中國紫光集團宣布入股台灣三家半導體封測廠。在社會一片質疑聲中,學界發起的「反對服貿協議開放資通訊產業聯盟」,在網路上啟動「反對開放中資投資台灣IC設計產業」連署,才兩天便有將近二百位學界、電機資訊產業專家等響應。對於看守政府任期結束前的狂飆,可能開放中資投資台灣IC設計產業,蔡英文與朱立倫都表達質疑態度。

紫光集團是中國的國營企業,如果讓這種中國國企藉由入股台灣,走捷徑建立自己的紅色供應鏈,將使經營三十多年的台灣高科技產業走向沒落。與此同時,東森電視股權出售對象,具有中國解放軍背景,也難免令人產生中資入主的疑慮。高科技產業、媒體,紛紛在總統大選期間,出現中資買家的發展,時間的選擇是偶然?還是背後有縝密的計畫?馬政府會擔任台灣的守門人?還是或明或暗配合中資行動?大家不能掉以輕心。

從最近的事態回推,馬習會之得以舉行,恐是習近平完成對台戰略調整,已經決定採取新的攻勢。新的攻勢,其有利條件便是馬政府七年多來的傾中鋪陳,讓老共已能入島入戶入心,已能直接建立基層關係,已能直接統戰三中一青,已能在國軍發展共諜網等等。當然,還有經濟表現差,股市動能不足,許多上市公司股價偏低。然而,太陽花運動以來,九合一選舉結果,以及明年大選的可預見輸贏,在在顯示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已經走上跟馬習會背道而馳的方向。著眼於選後布局,於是,中國在高科技產業、媒體,對台灣發動一場奇襲。

這次的大選,各方民調支持度相當懸殊,勝負已不是焦點問題。但這場「無聊」的選戰,卻讓許多人沒有意識到,這場大選對台灣具有分水嶺的特殊意義。自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以來,台灣認同在李扁執政期間上升,而在扁執政失敗之際下降。馬政府本有高民意支持度,但一意孤行追求終極統一,導致國計民生陷入困境,反而刺激台灣認同強力反彈。如今,台灣認同堪稱是一九九六年以來的高峰,而且還在上升趨勢。至於年輕世代的台灣認同,更超越了歷史的悲情,展現出民主國家的成熟公民性格。這也是為什麼,一中各表、同屬一中、一中同表,讓馬朱洪吃盡苦頭,民調就是起不來。

台灣如此一盤棋,對習近平的「大國夢」,不啻是一大警訊。對中國而言,透過國共二十一項協議等,對台灣的「讓利」統戰,不僅沒有擄獲台灣人心,反而逆向推高了台灣認同,這固然是台灣的「內應」表現太差了,卻也提醒中國對台必須亮出更有力的拳頭,以豐沛的國家資源直搗高科技產業、媒體,掐住台灣的命脈與咽喉。如果台灣進一步失去產業競爭優勢,自無法維持經濟自主性。如此一來,台灣人民的台灣認同再高,也無法脫離如來佛的手掌心,而任何人執政,也難逃一中框架的陰影。

三家半導體封測廠,幾天的時間就被紫光攻下一城,絕非單純的自由市場交易,而是中國新型態沒有煙硝的戰爭,已經對台灣開戰了。投審會、NCC,將如何應戰,乃是馬政府擔任守門人或「內應」的最佳檢驗。而相關業者,理應知道自己所從事的產業,長期獲政府優惠,也就是國人的共同支持,絕不可「引清兵入關」,傷害到自己的事業,更傷害到台灣的根基。尤其是,愈有希望執政者,必須在打選戰的同時,高度重視中國對台新戰爭,事態如此迫不及待,未來的執政者必須提前扛起責任,否則明年大選恐有另一個負面的特殊意義:贏得大選,失去台灣命脈!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