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不急

多名民進黨立委提出多項政治性法案,但主席蔡英文認為議題的設定「要有整體戰略思維」。主席是對的,凡事有輕重緩急,現在國會急需處理的堆積如山,如總統職務交接條例、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策略性產業發展條例、加入TPP、年金改革、公民投票法等等,這些都有其急迫性與時效性。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乍看似急迫,但若放在「整體戰略」思考,宜由優先處理法案剔除。理由如下:

一、年初大選,選民讓民進黨完全執政。顯示台灣新民意徹底否定九二共識,連卜睿哲也承認是台灣人民用選票向馬英九的傾中政策說「不」。馬英九的傾中政策以ECFA、服貿、貨貿為核心,若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優先過關,意味著民進黨政府就要與北京進行服貿、貨貿的後續協商,延續馬英九之傾中政策。這絕非新民意之展現,亦非「維持現狀」之真義。

二、馬英九八年執政,充分驗證了ECFA嚴重傷害台灣整體經濟之發展與政經自主性之維持。六三三的大跳票及二十二K悶經濟就是「小經濟體台灣與大經濟體中國」統合的台灣邊陲化現象。服貿、貨貿協議一旦實現,新一波的「大吸小」磁吸效應必立即發酵,往後四年的台灣經濟必步馬英九八年執政的後塵。

三、八年傾中政策,把台灣鎖進中國,背棄國際化路線,這已是全民共識。若「走向國際,再由國際走入中國」是蔡總統的戰略思維,則優先處理監督條例全面進入ECFA後續談判,明顯違反此一正確的戰略高度。且簽署後,中國必更毫無顧慮地阻撓台灣加入TPP。

四、監督條例之名稱不管是「兩岸」或「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都牽涉主權的高度政治性。此種高度爭議性的政策,何妨暫緩,等到我國加入TPP,全民獲較多共識之後再來推動不遲。

五、監督條例一過,兩岸必進入服貿、貨貿協商,因北京「以經促統」的政治目標明顯,必使國內意見分歧,立院紛擾不斷,真正人民急迫所需的國內經建政策及國家正常化之立法與推行,勢必延宕。

六、中美對立,日益升高,中國不只持續在南海建島,飛彈、雷達、戰機亦都已進駐,迫美國國務卿凱瑞在國會明言,中國在推動建立東亞的霸權。在此敏感時刻,民進黨政府若將與中國經濟統合列為施政重點,絕無助於「與美、日互信基礎」之建立。

近日來,中國限縮觀光客來台數量,使觀光業者天翻地覆。天佑台灣,這正是一項警告:若新政府真的「坐上駕駛座就轉彎」,成全北京入島入戶,建構綿密地下指揮系統,四年後的「地動山搖」,將使台灣由地球上完全消失。

(作者為前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前總統府國策顧問)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黃天麟

黃天麟
1929年出生於澎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 曾任第一銀行董事長、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國策顧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