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地名的故事

 
 
基隆地名的故事
西班牙人在雞籠(基隆)的社寮島(今和平島)建造「聖薩爾瓦多城」(採自《台灣歷史畫帖》)

 

台灣有很多舊稱,其中有一個名稱叫「雞籠山」。《明史》<外國列傳>中有「雞籠山」條目,這樣記載:「雞籠山,在澎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 ... 」「雞籠山」指的不就是今天的基隆一帶嗎?為何曾經是台灣的舊稱?原來以前外地來台灣的人,尚無台灣全島的稱呼,往往以其登陸地點的名稱來代稱全台灣,因此「雞籠山」和「北港」、「大員」(今台南安平)一樣,都是登陸地點成為全台的代稱。有趣的是,「雞籠山」被列在《明史》的<外國列傳>,可見在中國明朝眼中,台灣還是外國。

南島先民生息於此

「雞籠山」最常聽到的說法,是指今天基隆市北岸外的基隆嶼(舊稱「雞籠嶼」「雞籠杙」),因其形狀像雞的籠子。但是在荷蘭的台灣古地圖中,今天的和平島也稱為Kelang(雞籠),而和平島的形狀顯然不像雞的籠子。因此,較為可信的講法是,「雞籠」應該是南島民族的發音,源自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雞籠社」或「大雞籠社」。今天基隆地區早年屬於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Ketangalan)族」的生活範圍, Ketangalan中的tanga被省略,縮短變成Ke-lan。後來閩南人來了,才以漢字音譯為與閩南語諧音的「雞籠」。

漢語族人尚未移墾台灣北部時,基隆地區由平埔族凱達格蘭人散居其間,所以基隆地區與南島民族有關的地名很多,除「雞籠」外,像「八斗子」、「大武崙」、「暖暖」、「瑪陵坑」(位於七堵的山區)、「拔西猴」(位於七堵的山區)、「友蚋」(位於七堵的山區)、「後旦旦」(位於七堵區草濫段)、「阿班嶺」(在七堵區瑪西里)等地名都源自南島民族。

「八斗子」和台北的「北投」,皆為同一來源的音譯,是凱達格蘭語「女巫」的意思;「瑪陵坑」的「瑪陵」原意為「女巫的墳墓」;槓仔崙的「槓仔」為「陷阱」之意…。

今天基隆港外口的和平島,以前叫做「社寮島」,即凱達格蘭族「龜霧社」(或「大雞籠社」)所在地。

從這些至今猶存的地名可知,我們平埔族的凱達格蘭祖先曾經生息於此。別忘了,他們也是咱台灣人的祖先的一部分。

 


 「阿班嶺」是平埔族的名字                                                                                                                

 

 


「大武崙」的地名是平埔族的名字                                                                                                    

 

西班牙人、荷蘭人來了

1626年西班牙開始在北台灣殖民,在社寮島(今和平島)建築「聖薩爾瓦多城」。

 


西班牙在和平島上的防禦工事                                                                                        

 

西班牙另外在雞籠興建四座堡壘(城),其中一座叫Milaen的圓塔,可能位於白米甕。西班牙人於1642年因不敵南部荷蘭人的勢力而退出北台灣,荷蘭人接收Milaen圓塔,加以擴建,被後人稱為「荷蘭城炮台」(今白米甕砲台的前身)。

 


基隆白米甕砲台附近的「荷蘭城」路標                                                                           

 

「白米甕」地名的由來有數種說法,其一傳說荷蘭人攻佔基隆地區,當時人們為了避難,於是紛紛到海邊的山洞內躲藏,但時日一久,所帶來的食物已用盡,此時有人發覺一顆石頭狀似米甕,不斷湧出白米,米量正好足夠所有人一日溫飽,但當中有些貪心的人,想要獨佔多取些米,於是將米甕口挖大,但從此米不再湧出。當然這只是警世神話。

荷蘭人於1662年被鄭成功驅逐,曾短暫在基隆和平島一帶逗留,所以和平島現在還留有「番字洞」,此「番」指的是荷蘭。

 


和平島的「番字洞」                                                                                                   

 

 


「番字洞」解說牌                                                                                                         

 

清領時期漢語族先民移墾

歷經東寧鄭氏政權及滿清帝國,來自中國閩粵的移民也來到基隆地區。

首先與平埔族開始有互動。所以八斗子長潭里現在叫作望海巷的「換番」,即是過去漢語族人入墾時,與凱達格蘭人交換物品的地方;現在信義區的「寮和崙」則是漢人稱有簡陋小屋的小山丘的意思,都是漢人到此地後,和平埔族人互動產生的地名。

1723年(雍正元年),有一批漳州人輾轉從八里坌移居雞籠「牛稠港」、虎子山,建立「崁仔頂」街,是基隆市街創建的開始。「牛稠」顧名思義,即飼養牛隻的地方。

又基隆地區早期的漢語族移民慣稱「河」為「港」,如「牛稠港」、「石硬港」、「蚵殼港」、「田寮港」等。「蚵殼港」地名,顧名思義是牡蠣殼多之處。有一傳說在現在樂一路市場,早年有以蚵殼為材料燒石灰的窯廠,因而得名。

基隆市有「五堵」、「六堵」、「七堵」、「八堵」地名。「堵」就是防禦用的土牆。早期漢人由基隆往南開墾,設堵來阻止凱達格蘭族的攻擊與「入侵」(其實是誰入侵誰?)。換句話說,「堵」是一個據點、聚落的意思。頂堵即頭城、二堵、三堵在宜蘭的冬山鄉,四堵在台北坪林鄉,五、六、七、八堵在基隆,於此可見早期漢語族先民在此開墾的痕跡。

1875年(光緒元年)清廷在台灣的行政組織大變革之際,亦將「雞籠」一名改為「基隆」,取其「基地昌隆」之意。

清領後期為加強防務,增修許多炮台,獅球嶺炮台為其中之一,曾有林朝棟駐軍於此,所以今天獅球嶺有一個「朝棟里」。

日本殖民統治

1920年,日本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採行同化政策。1924年,因應港灣擴建及街市發展,乃公布實施市制。1931年,實施市區地名改訂,市區改為町名,共有28町,到了1931年(昭和六年)町名改訂確定,如觀音町、寶町、西町、高砂町、旭町、崛川町、瀧川町、元町、玉田町、雙葉町、天神町、福德町…。郊區仍維持原名。

中國國民黨時代

中國國民黨於戰後來台統治,他們好談四維、八德、政治教化教條,表現在地名、行政區的名稱最為明顯:原來的「田寮港」為「信義區」;舊稱「石牌街」(地名不可考),叫「仁愛區」;原來叫「八尺門」(八尺門是和平島與台灣本島之間的狹隘水道,跨距八尺,有如出海的門),為「中正區」;原叫「白米甕」的,變成「中山區」。此外還有取吉祥用語的「安樂區」。

這種充滿四維八德、中華文化意涵的名稱,表現在鄰里也很多,例如三民里、四維里、五褔里、六合里、七賢里、嘉仁里、彰義里、樂一里、永樂里、康樂里、安良里、和樂里、新興里、保定里、定國里、安邦里…等等。

基隆的路名也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來標示。

連炮台亦然,白米甕砲台就被稱為「光華砲台」。

橋梁也是出現這種政治、教化的名稱,例如田寮河上的橋樑,由東向西依序為東明、尚勇、崇仁、尚智、達德、平等、達道、自由、博愛、中正等10座橋梁。直到民進黨的李進勇擔任基隆市長期間,經由票選改以十二生肖為橋梁命名,由東向西依序為財鼠橋、旺牛橋、福虎橋、玉兔橋、祥龍橋、銀蛇橋、寶馬橋、吉羊橋、美猴橋、金雞橋、富狗橋、喜豬橋。

從基隆地名,我門看到基隆地區的歷史演進,也看到台灣史的縮影。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筱峰

李筱峰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曾任《八十年代》雜誌執行主編,報社記者、編輯、主筆;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