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炘之死告訴台灣人:與國民黨有關係 做生意就沒關係

最近浩鼎與中研院長翁啟惠的議題,又有許多人聯想為新版宇昌抹黑案。不少網友為國民黨攻擊浩鼎的動機感到質疑,例如「浩鼎是核爆?根本宇昌案翻版!」、「浩鼎謠言大解盲」等等,甚至新聞評論也質疑「4個共同點 浩鼎像宇昌第二」。

追查浩鼎不遺餘力的則是曾在2013年8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擔任金管會主委的立委曾銘宗。不過,曾銘宗卻被質疑有政治動機,不究辦基亞生技,卻猛攻浩鼎。2014年,曾經由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擔任董事長的基亞生技,解盲失敗連續跌,借券一路飆升,被稱為「生技詐欺股」。後來曾銘宗以「基亞條款」保護基亞,也未查內線交易

當然,不少國民黨人與名嘴也硬是要將蔡英文家人與浩鼎扯上關係。不過,士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陳錫柱已證實,浩鼎解盲前售出股票的錢50大股戶名單,並未包含蔡英文胞兄蔡瀛陽,暫時還給蔡英文清白。然而,國民黨會就此罷手嗎?

與國民黨有關係 凡事都沒關係

國民黨長期灌輸台灣人,只有國民黨會拚經濟的觀念。此外,二二八事件教訓以來,讓台灣資產階級充分認知到一個概念:「與國民黨有關係,那事情就沒關係;與國民黨沒關係,那事情就有關係。」

1940年,陳炘(左前二)與家人合影。圖:陳炘家族提供。

台灣金融實業家陳炘的故事,就是告訴台灣人這個殘酷的事實。

1893年出生的陳炘和1881年出生的林獻堂是台灣在日治時期的反日領袖,前者是金融人才,後者是提供財力的民族主義運動者。林獻堂和許多台灣資本家提供財力物力資助知識青年反日運動,日治時期發行《台灣青年》(即後來的台灣民報)提供知識分子倡導反日意識、爭取自治。然而,期待祖國救援台灣的林獻堂,卻在二二八事件後,移居到他反抗的日本終老一生。諷刺的是,國民黨只告訴台灣人關於林獻堂前半生,卻不告訴台灣人二二八事件後的林獻堂。

至於陳炘在日本就讀慶應大學時,就已經成為台灣學生領袖,1918年被選為「東京台灣青年會」會長。1920年與留日台灣青年成立「新民會」,發行《台灣青年》推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陳炘還曾經在《台灣青年》創刊號上發表〈文學與職務〉一文,推動台灣文學建設。

1923年,陳炘前往美國求學,在1925年完成哥倫比亞大學學業,回到台灣的陳炘不僅參與由林獻堂、蔣渭水等人所領導的「台灣文化協會」活動,也在全台講授經濟學科目。同時,陳炘也致力台灣金融發展,籌組「糾集台灣人的資金,以供台灣人利用」的金融機構。1926年,在陳炘致力籌備下,台灣人第一家金融公司「大東信託株式會社」誕生。

陳炘從事金融實業對抗日本人金融事業扶助台灣人

大東信託株式會社成立目的是維護台灣人經濟利益,同時也協助民族反日運動。大東信託董監事都是台灣士紳,多數為台灣文化協會支持者,大東信託的社長是林獻堂,專務取締役(總經理)陳炘則是實際執行者。在日治時期,大東信託是台灣人經濟的中樞神經,也是台灣近代民族運動的經濟援助提供者之一;因此,大東信託株式會社被形容為台灣人的民族金融機關與台灣政治運動的金庫。

不過,日本官方在大東信託成立之初頗為刁難,大東信託在日本政治壓力下慘澹經營。1944年,日本當局在台灣實施信託法及信託業法,合併大東信託、屏東信託、台灣興業信託成立「台灣信託株式會社」,並由台灣銀行、台灣商工銀行、彰化銀行與華南銀行共同出資協力,「台灣信託株式會社」因此成立,並由陳炘擔任專務取締役。

陳炘與林獻堂成立 「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歡迎祖國來台灣,但兩人皆遭祖國出賣。圖:網路。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陳炘與許多對祖國有期待的台灣同胞籌組「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迎接祖國。然而,隨著祖國的力量來到台灣,陳炘卻遭到祖國的排擠,因為陳炘從事的金融事業,影響到國民黨相關的江浙財團利益。

陳炘、林獻堂、林呈祿、蘇維梁、林熊祥(板橋林家)、林熊徵(板橋林家)等人在1946年2月5日成立大公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由陳炘擔任,總經理則是由台灣少棒之父謝國城出任,籌集台灣人資本計畫重振日本人離開以後的民間經濟與工商業。

因為屢遭國民黨相關的利益關係者猜忌,1946年3月21日,國民黨政府以「漢奸」罪名逮捕董事長陳炘、顧問林熊祥,國民黨認為兩人參與辜振甫與許丙等人策劃的「台灣獨立事件」。

陳炘影響江浙財團在台利益 遭國民黨政治清算殺害

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時,陳炘因為瘧疾復發臥病在床。2月28日晚間,行政長官陳儀找陳炘商談,希望他能出面化解一觸即發的台灣社會危機。3月1日,各界菁英齊聚公會堂(今台北中山堂),陳炘因病未能出席。3月4日與3月5日抱病與蔣渭川等人會見陳儀,希望政府進行政治改革,啟用台灣人為政府局處主管,實施民主政治。3月11日,警備總部派人到陳炘家中將之帶走,陳炘從此以後下落不明。

根據陳儀在3月13日呈給蔣介石的報告〈辦理人犯姓名調查表〉,國民黨政府羅織陳炘的罪名為【陰謀叛亂首要】與【接收台灣信託公司】。在後人的研究中,認為陳炘遇害緣故是因為他同時擔任大公企業與台灣信託董事長遭到台北市長游彌堅反對,以及大公企業在防範中國江浙財團壟斷台灣經濟,因此遭到政治清算。

陳炘失蹤後,其相關資產也遭到清算憑空消失,陳炘的台灣信託公司被併入華南銀行。民主化後的台灣,陳炘的家人終於可以向政府追討公道,但是憑空消失的財產、3百多甲土地與相關事業股份,幾乎都拿不回來。目前陳炘後代提出的土地訴訟有十幾筆,總計6萬多坪,目前僅討回1千多坪土地。

陳炘在二二八事件受害時,當年僅18歲的女兒陳雙適,在2015年出版回憶錄《靜待黎明》,描述日治時期台灣人的生活、二二八事件的衝擊,以及戰後的種種。當然,此書的目的就是希望有朝一日,關於父親陳炘的真相,可以如黎明般再現。現在,即將執政的民進黨新政府希望能夠還原所有歷史檔案,展開轉型正義;然而,轉型正義牽涉到太多人的利益與不願意被揭露的過去。因此,轉型正義是否能夠落實,實在令人懷疑;轉型正義可否還給陳炘後代一個真相與公道,也可能是個極大的問號。

陳炘女兒陳雙適在2015年出版回憶錄《靜待黎明》。圖:蘋果日報。

可嘆的是,陳炘在日本統治時期為台灣人向殖民政權爭取經濟權益,與日本金融企業分庭抗禮;並且透過工商資本經營,提供反日知識分子經濟援助,讓他們在爭取自治與文化抗爭上無後顧之憂,等待祖國來解放台灣。然而,祖國來的政府與蔣幫江浙集團彼此聯手,將陳炘羅織入罪並且讓他消失於人間。

或許,這也可以說明為何二二八事件後,許多本土資本家,例如曾經參與策畫台灣獨立的辜振甫,以及參與大公企業的板橋林家,後來都必須與國民黨維持好關係。否則,黨國體制壟斷下的台灣經濟,豈能有台灣人主導的空間。

< 資料來源:想想論壇Thinking Taiwan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