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人請便?

 

習大人請便?
3月17日晚間,傳出西非國家甘比亞與中國外交部,簽訂建交文件,中國此舉引發國人恐懼且多所猜測,不過這種疑懼並不是健康心態。(截圖取自/ Xinhua).

日前對岸中國和甘比亞建交,國人聽慣馬先生的「外交休兵」催眠曲,似多有事出意外之感,以致產生種種臆測。有謂中方此舉,是早已對他心懷不滿,如今他即將下台已無須再為其撐面子之故;也有謂對岸出招,是意在向新政府示警,「你最好給我乖一些」。此外,恐也有人擔心政權交替後,僅有邦交國也會被拔光,台灣也即淪為不折不扣國際孤兒。

然而國人這份疑懼,未必迅即化為事實,所反映更不是健康心態

要知中國若真一俟新政府上台,即二話不說將台灣邦交國盡數收編過去,威風固然擺足,但也從此再無法就這議題恫嚇要脅台灣,正猶綁匪一旦把肉票殺光,即無法再繼續勒索贖金。以中國現政權之陰險狡詐,似應不致遽然出此絕招。

較有可能的手段,或是不斷放出空氣,指稱台灣若不如何如何配合,邦交國即將紛紛不保,以對新政府施加壓力,甚至先拔去一二邦交國立威。屆時的蔡總統將是展現柴契爾夫人式的英毅,挺起腰桿不受要脅,抑是屈服於統派媒體政客,乃至所謂學者專家的叫囂呼號,帶領台灣向特區化再邁進一步,國人也只有拭目以待。

國人或許更該冷靜衡量,縱使能夠繼續保有現下邦交國,對台灣究有多少實質利益;反之,縱被上國拔到一個不剩,對台灣又能造成多大損害?

今天台灣繼續保有目下22邦交國,也改變不了舉世承認彼岸政權是中國法理政府,而「中華民國」稱號只能純供內銷這一事實,甚至即使邦交國,也僅止在官式交往才使用這一稱號。反之,即使邦交國被拔光,也影響不到台灣和擁有共同理念共同利害國家的實質關係。

為邦交國之是否能維持而惴惴不安,說穿了不過是面子問題在作祟,或說得更不客氣,是可哀的破落戶心態。今天國人不論是真想光復故物,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抑是要建立新而獨立國家,甚至是只想維持現狀拖一天算一天,都應擯除這種死要面子破落戶心態。

明朝最後一任皇帝朱由榔(亦即永曆帝),遭致清軍進逼播遷貴州,仰賴軍閥鼻息度日,已是山窮水盡末路王孫,但面子依然要撐,場面仍要擺,儘管御林軍已是象徵性部隊,祖傳編制仍要維持,以致形成帶兵官猶有一大串,所謂小卒亦即二等兵僅有二、三人,可笑又可哀現象。

1949年流亡來台各省國人,也儘管多數已無異於難民,往事不堪回首,也仍有人猶以書香門第自居、自我陶醉,明明是清寒中級公務員,勉強能僱用到當時所謂下女打理家務,也要規定須以老爺、太太,以及少爺、小姐稱呼自己一家,十足破落戶德性,恐只能招致台灣人暗笑。

上述兩樁案例,國人聽來想必有荒唐滑稽之感。但多年來國民黨政府大力經營不少無甚助益,甚至是賠本生意邦交,以粉飾久已喪失中國法理政府地位真相,也正與此頗相類似。往昔1960年代,非洲新興國家紛紛出現,台灣即忙不迭不惜工本,爭取與之互相承認建交,更努力邀請對方領導人來台訪問,以顯現自身猶是堂堂中華民國。

但各該國家建國未幾,領導人物水準參差不齊,不乏猶是部落酋長類型。當年老蔣總統已是年逾70高齡,而仍須和這等沐猴而冠之輩周旋,既以軍禮迎送,又要主持國宴款待,想來也不免有悲涼之感。試想他好歹也曾是所謂四強之一領袖,如今落到要逢迎奉承這類朋友,如此自貶身價真是何苦來哉,又有何實質利益可言,最後豈不也是一一斷交而去?若苦爭這種面子排場,豈不也是破落戶心態?

現今台灣的邦交國,既有聖多美普林斯普這類國土一千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萬袖珍小國,也有海地這種貧弱至極,巫毒邪教盛行之邦。低聲下氣維護這類邦交,對台灣有何實質助益?若邀請到非洲多妻主義國王參加新總統就職,又算不算得是國家光彩?

今後台灣若能獨立生存,乃至進而建立新而獨立國家,倚靠的不是22邦交國的支持拱衛,而是自身的意志與勇氣。甚至即使邦交國被拔光,也未見得不是好事。國人或可因而能拋棄過去種種包袱,一切從零開始,從此擺脫破落戶心態,來日果能一如以色列之自立自強,也不愁沒有邦交國一一出現。

所以,對岸中國即使以所謂雪崩式斷交潮相要脅,台灣也殊不必嚇到心跳腿軟。習近平大人若動念想拔樁,大可回他一句請便,或如美國俗語所說,「BE MY GUEST」,感謝你為我解除心理負擔。

但不知國人是否能有此認知,新政府又是否能有此膽識?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敏洪奎

敏洪奎
1972年曾以筆名「孤影」發表<一個小市民的心聲>,被當時執政當局引為宣傳利器。後因感嘆執政者保守極權毫無進步,開始為文呼籲外省選民放棄敵視心態,理性面對本土化的大浪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