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有感政府?

 

新政府即將在下週五正式上任,為了提前暖身進入狀況,林全準內閣已經舉辦了多次的「新內閣政策溝通會議」,有鑑於馬英九政府過去八年的決策迷思以及文宣治國之弊,今後的政府一定要在觀念與行動上改弦更張,才可能避免重蹈覆轍,其中最關鍵的提問是:政策溝通到底是從哪個時點開始的?

大家不妨回憶自二○○八年以來幾個重大政策的過程,當時以超過五十八%高得票上任的馬英九,尚未滿月,就派員赴中簽署了「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八個月後,在幾個工商團體要求下,與中國洽簽ECFA的進度隨即就開始;而後的這些年,一路簽了二十三個協議,最後在服貿協議於立法院審查階段,政府信賴徹底崩盤。

前述病徵,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首先,一成不變,這是一個「由上而下」的決策制定,屬於少數菁英的產物,缺乏充分的公眾討論;其次,即使兩岸直航與達成經貿協議是馬先生在競選期間的政見,但當如願執政時,並未根據實務重新再加檢視,並修正為較可行的政策。可以說,舊政府當年在第一步就已踏出了關鍵的錯誤,而且都是對政策溝通缺乏正確認識。

如果把政策的制定當作一個政治活動,美國學者戴伊(Thomas R. Dye)將之區分為問題確認、議題設定、政策形成、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與政策評估幾個階段,每個步驟都有主要的參與者,這些成員無疑都是必須溝通的對象。

從問題確認而言,包括大眾媒體、利益團體、公民組織乃至公共輿論,都會針對社會的需要,向政府表達各種要求;這些問題中,哪些要排上議程優先處理,政治菁英與媒體將參與其中;有關政策的形成而至最後的執行與評估,通常智囊、總統、行政、立法、利益團體、媒體都會參贊。因此,在民主國家,「由下而上」是主要的政策制定模式,但「由上而下」的決策品質更是關鍵,這外部與內部的系統,是政府必須全面擴大決策視野的基礎,如果沒有這種常識認知,就是閉門決策,政策的品質肯定會受損,而且其獲支持的困難度也將增加。

馬政府時代以大量資源投注在文宣工作,甚至總統的重臣亦為傳播學者,這是明察秋毫而不見輿薪,只專注於政策已經形成後由上而下的貫徹,這是下達指令,並非對話,是溝通的對立面;此種絕對的菁英決策,處理涉及不同利害關係人的複雜事務,注定是治絲益棼,也導致今天帶著遺憾卸任的後果。

未來的蔡英文政府,須透析問題的本質,其中林內閣的表現更是重中之重,首先,競選政見籌備再久,一旦要進入政策流程,都需要先啟動對外部的溝通,不應僅是內部跨部會整合聯繫而已,若發現思慮不周,輕則修正、重則暫緩,才是理性的負責。

其次,針對上任後的新施政,行政部門除了對國會溝通,必須走出雲端遐想,實踐由下而上的務實施政,真正到基層去田野調查,掌握實際情況與需要,自能降低重蹈「博士內閣」之譏的風險。

第三,政府面對媒體,不應該降低到單一突發事件處理的技術層次,需要正視大眾媒體其實是政策從醞釀到實現的參與者之一,其與利益團體、公民組織、公共輿論,都是隨時需要暢通對話的溝通主體,因此媒體不是宣傳與粉飾的工具,而是蒐集民意、遊說民意非常重要的平台,若無此一視野,恐非進步的現代民主政府。

如果上一任政府,普遍給人重視包裝、講究形象的印象,今後的新政府要做到耳目一新,就應該內外兼修、表裡如一;決策周延與政策內涵才是禁得起考驗的基本面,不想麻木不仁,政策溝通自民意開始生成匯集的第一時間就要關注、偵測與處理,簡單的說,就是做個末梢神經敏銳的有感政府。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