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的球員兼裁判

 

最近有份民調頗有意思,是勞動部為了推一例一休的政策,丟出一份有高達百分之85以上民眾支持的民調,做為施政很有力的社會支撐度。 

民調的題目設計好不好、樣本數中年齡分布是不是均衡、委託的民調公司有沒有政治背景等等,這些都被拿出來討論。民調本來就是門專業,從樣本、題目設計、加權方式,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影響民調的準確性。政府施政以民調做為參考當然是必須,但85趴這麼高的支持度,怎麼還會有這麼多抗議和質疑的聲音?在公布民調之前,應該先想一想這個問題。 


勞動部在設計一例一休的勞基法修正案時,勢必經過很多計算、溝通、開會,找出一個最大公約數之後把修正方向定案,過程一定有很多苦水和難處,但是一個政府在面對自己提出的方案時,最應該想到的,是用怎樣淺顯易懂的說明,答到社會說服的效果。不過勞動部在這方面做得並不夠。 

丟出這份85趴以上支持度的民調,目的很清楚,就是想用高的嚇人的民調數字,合理化一例一休的政策。但這其中的吊詭是,「一例一休」如果跟現狀「一例」來比,當然會有很多人認為比較好,但對於期待更多福利的勞工而言,這個「比較好」是不是可以「更好」,這種期待才是政府必須去面對和因應的。 

一例一休當然可以討論,但是勞動部丟出民調的動作令人覺得不智。強調「我有民調撐腰」、「民調禁得起考驗」,反而引起更多的質疑。如果民調可以取代溝通,以前的馬政府怎會搞得眾叛親離了?何況自己主導的民調,難免瓜田李下,有球員兼裁判之嫌,就連行政院長林全都說這只能參考,不會作為協商的基礎,所以勞動部花了錢做了民調還不被人民和閣揆信賴,根本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典型,這是執政的寶貴一課。

政策著重的是基本功夫,而且新政府的承諾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一例一休資方勞方都不滿,當然也可能代表著行政院真的走了兩造平衡的中道之路了,這並不是壞事。但如果這是勞動部現階段能找出的最好方法,就該拼了老命去解釋說明,愈淺顯易懂愈好,能用一張圖說明的就不要用兩張。至於民調,可以給自己信心,但做為內部參考就好,拿出來展示然後被狂打臉,失了焦點,反而斲傷公部門的信賴度。 

其實勞動部只要想想,如果這件事情事發生在前任國民黨政府身上,你會怎麼看待?會不會訕笑?會不會不信?會不會質疑?要是內部有人想過,就不會犯下這個錯誤了。

< 資料來源:Yahoo!奇摩新聞 | 社會觀察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