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專論〉小英執政「低於平盤開出」

蔡英文就任總統進入第四個月,她主控的黨政大局並未出現「百日維新」。整體來說,前任所留下的爛攤子尚待清理,狀況與爭議不少,改革列車緩緩開出,閣揆滿意度卻已出現「死亡交叉」。這樣的局面,相較於勝選時的人氣與期待,借用股票市場話語,是「低於平盤開出」。

坐上總統大位的人,要有基本體認:這個職位不是一個人所能獨善,即使「天縱英明」,以國政經緯萬端,也需知人善任,籌組最優秀的團隊,全力以赴。蔡英文是否有此認知,外人不得而知,宜從實際作為加以檢驗。

國安團隊僅剩文青治國

總統身邊的智囊最重要,國家安全會議成員尤為核心。台灣自總統普選以來,李登輝是公認最傑出的總統,不僅本人雄才大略,掌握新知及潮流,其國安幕僚亦多足智多謀之士;既有「老中青」三結合的完善組成,還針對與中國周旋的需要,延攬老牌共產黨員入列。

相形之下,蔡英文的國安團隊,至今籌組不全,令人不解。以成員來說,先是「愛將、文膽、策士」入列,統稱「文青治國」,較諸前此「童子軍」、「馬金鏡中人」,未必高明。八月初雖經改組,仍未見補齊國安會不可或缺的要素:如當年殷宗文、丁渝洲的軍事戰略將才。

資政國策顧問付之闕如

總統身邊的資政、國策顧問也付之闕如。這兩項職務,其儀式屬性是否大於實質功能,端視總統能否誠意請教、有效諮詢。資政、國策顧問懸缺,外界解讀的版本之一,是總統氣度不夠恢弘,面對大老直諫極不自在。是耶?非耶?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而總統府無資政及國策顧問,更創下令人費解的紀錄。

找「體力已走下坡」的林全組閣,也沒有加分。學者、技術官僚出身、群眾魅力不足、「歷史認知薄弱」、對本土價值信念不深的他,與蔡英文個性、屬性相近,互補作用不大,對應公眾所深切期待的突破現狀,顯非上乘之選。正因如此,蔡林組合未能提出足以振奮人心、共赴改革的有力號召;「維持現狀」、「解決問題」都失之沉悶。再者,這一如「文青治國」,把助選班底當執政人才用,「打天下的未必能治天下」是政治常識,不信邪逆向而行,代價乃現。

國營事業董總該換不換

蔡林組合的問題,同樣顯現於閣員等用人。閣揆對「老藍男」極力辯解,但說服力不足,禁不起檢驗,也讓支持者跳腳。尤有甚者,從國安會到國營事業,遷延數月,「該用不用、該換不換」,不僅招致罵聲連連,也不利實際施政與改革。

用人出此局面,固為蔡林個性使然,也因陷入政治人物常見的「勝選迷思」:把高票當選所反映的選民期盼,誤為自己天縱英明。蔡英文大選大勝三百萬票,主因中國國民黨執政太爛,也反映人民對改變現狀的渴望。上任以後,容或有「蜜月期」,民意檢驗標準已改為實際施政績效,四個月交接期卻使當事人沉迷「勝選迷思」,以致從用人到施政,在極度良好的自我感覺中,辜負了選民期望。

柯文哲已陷入勝選迷思

陷入「勝選迷思」的美麗錯誤,台北市長柯文哲尤其嚴重。政治素人把大贏對手廿四萬多票,當做選民簽發空白支票,勝選夸夸其談,加上認定全台北自己最聰明,也未體認台北市政同樣非市長一人所能幹好,身邊欠缺像樣的智囊團隊輔佐,以致施政離離落落,人氣難以挽回。

主政者要政通人和,不外用對人、做對事。三個多月來,蔡英文用人既出狀況,事情也未完全做對;其間開闢太多戰場,軟硬拿捏失當,不僅問題未解,自找麻煩,且留後患。其中,處理華航罷工、週休二日、國道收費員等爭議,溝通不足、立場失衡、慷他人之慨,最受詬病。

然而,執政表現也有不少可肯定之處。最基本的,國家走向大致正確,面對藍、紅以「九二共識」內外聯手進逼,戰線沒有失守,雖處理世衛大會及入聯不無爭議。同時,廢除了「微調課綱」,年金、黨產、新南向等改革新政列車正緩步開動,民生經濟也初現否極泰來之勢。在政策制定執行方面,傾聽、溝通及決策的周延確可加強,但「髮夾彎」之譏至少顯示執政團隊並非一意孤行。正因如此,蔡英文人氣仍維持過半。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執政百日沒有「好的開始」,也未必不能成功,端看如何檢討調整改進:堅定目標、強化智囊、充實團隊、察納諫言,至為必要。必須強調,蔡英文黨政大權在握,完全執政,掌民進黨歷來最大權柄,也有絕佳歷史機遇,成事看其造化。誠然,由於年金、黨產、轉型正義等都屬長年未解沉痾,既得利益強力抗拒反撲,改革清理不易,但考驗之所在,也是良機之所在。

可效法鐵娘子改革經濟

總統職責是關照國家社會整體利益,不討好個別利益,也不受特殊利益或民粹挾持。身為第一位女性國家元首,見賢思齊,可向她所心儀的柴契爾夫人學習,看「鐵娘子」如何以靈活勞動市場、抑制過於強勢的工會、國營事業民營化等改革經濟,並領導打贏福克蘭戰爭。她也可效法德國總理梅克爾,堅持信念,大膽決策,不畏批評,無懼反彈。她們堅定的領導魄力,最能彌補蔡英文決策行事風格的弱點。

還是借用股市話語。低於平盤開出之後,只要力求打好基本面,加上技術面適度配合,後市回穩,逐步走紅向上揚升,至少四年期間,行情在熱絡中創下高點,仍可期待。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