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問題》給政府獻兩招

記者鄒景雯/特稿

許多人納悶,中國國台辦出了以九二共識為判準對台進行「差別待遇」這招,我們的國安單位有步數嗎?

  • 中國國台辦出了以九二共識為判準對台進行「差別待遇」這招,我們的國安單位有步數嗎?圖為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右)18日在北京會見8名藍營縣市首長,與新竹縣長邱鏡淳(左)握手致意。(中央社)

    中國國台辦出了以九二共識為判準對台進行「差別待遇」這招,我們的國安單位有步數嗎?圖為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右)18日在北京會見8名藍營縣市首長,與新竹縣長邱鏡淳(左)握手致意。(中央社)

兩岸之間打交道這麼許多年,有個幾乎已成真理的原則,提供給新政府參考。在這個高來高去的領域,可以什麼都不說,但是絕不可什麼都不做,而這「可做不可說」的境界,得做到讓對方有感,才能被視為對手。一個不成對手的對象,在中國的行事慣性下,向來就是繼續再被測試底線下去,終至無所迴旋的餘地。

這次國台辦的出手,可以定義為對台制裁,既然第一擊的責任在北京,我們理所當然可以被動防衛,沒有麻煩製造者的責任。新政府可以檢查一遍兩岸交流至今,什麼是中國比較在意的項目?通常所謂的在意,就是其所需要,或對其有利的部分。這些項目中,哪些又是台灣不在意的,甚至是沒好處的?只要列出清單,就可以適度進行「反制裁」。

例如,新政府只要調閱移民署的入出境資料就可以發現,儘管五二○政黨輪替,兩岸好似進入冷藏期,但是以學術交流、商務考察等等各種名目申請來台的中國人士,仍如過江之鯽,非但沒有減少,甚至具黨政背景者入台後,到處邀約台灣的政商菁英會面、調研,更為頻繁。究其動機,不外有二:其欲對台做工作;希望掌握第一手情報,供上級研擬對台政策參考。

過去,台灣是以民主開放原則核准入境,今後,政府是不是可以在審批標準上,做些僅內部流通、不對外公告的「潛規則」,未必都要同意所請。一些涉台系統的「學者」倘若動輒對台灣政府出言不遜,行打手之實,這類人士還有沒有讓他暢行無阻、到處趴趴走的必要?

更有些中國人士是來台設點的,既然他們在圈內宣稱要跳過蔡政府,直接與台灣人民「對接」,那麼蔡政府還真讓他們以為可以跳過嗎?總該考慮有些無煙硝的方式,讓他們知道關卡不是隱形的,公權力是存在的。

至於第二招,也不必大聲嚷嚷,政府可以從現在開始,以一季為期,每三個月提供社會大眾有關北京給「九二共識八縣市」的回應成果數據,包括來了多少「陸客」、創造了多少觀光收益?採購了多少農特產品?做了多少商務投資與金額?如此一來,真金不怕火煉,既檢測國台辦誠意,也監督八縣市施政,八縣市國人豈不會雙手贊成。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