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專論》以美台關係正常化因應新局

 

台灣是世界第十七大貿易國,航線遍及世界各重要城市,但它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卻被中國粗暴的否決。中國不顧衛生、空安、打擊犯罪、氣候變化都無國界的人類共同利益,處處打壓台灣參與,要迫使台灣接受其主權主張。

中國的惡行直接挑戰美國要積極支持台灣參與「非國家」國際組織的承諾,但歐巴馬政府的處理與反應更令人失望,助理國務卿羅素軟弱無力的說,美方認識到「台灣能參與國際社會的價值」,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僅稱國際民航組織拒絕台灣是「不幸的結果」。

歐巴馬政府已進入跛鴨期,無法預期它「硬起來」,但不論是希拉蕊或川普勝選,明年新政府上台,應針對新的世局,重新檢討美國對台灣政策,確認台灣民主成果及台灣與中國互不相隸屬的現狀,並開始關係正常化。

如果希拉蕊當選,由她的新政府檢討對台灣政策,則更具意義:那將是柯林頓政府對台政策檢討二十三年後,美國對台政策的首次檢討。柯林頓對助理國務卿羅德主導的政策檢討並不滿意,因為羅德執著季辛吉對中國的承諾,對與台灣關係仍從嚴限制。

現在二十二年過去,世局已經發生重大變化,一九九四年對台政策的基本假定已經無效。當年政策檢討時,東歐剛解體,中國經歷近乎革命的天安門示威與鎮壓,外交政策在韜光養晦,美國仍寄望中國的改革會走向自由化。

世局演變遠非美國的預期,美國受「九一一」恐怖攻擊,隨之對伊拉克及阿富汗用兵,中國以國家資本主義趁勢「崛起」,急速建軍和抗拒美國,習近平更煽動民族主義,在東海、南海都採取霸權態度。

尼克森當年結束中國孤立,立論是要它遵行國際規則,但中國「崛起」後是要改變國際規則。日本國防白皮書指責中國企圖以武力改變現狀,美國國防部長卡特認為中國走向「自我孤立」。

台灣民主化更是一項重大演變,但尚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台灣總統直選,統派的國民黨三度潰敗,今年更失去壟斷六十七年的立法院多數,它是不折不扣的民主國家典範,但中國不知尊重台灣人民的自由選擇,反而變本加厲要把台灣納入中國,排斥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美台都應調整過時的政策

美國與台灣面對新世局,都應調整過時的政策。台灣人民在今年大選已選擇堅持台灣主體意識,走傳統與美國民主結盟的路線,蔡英文總統依人民授權,不再盲目依賴中國,提出新南向政策,並強調國防自主,以確保經濟與國家安全。

在十一月大選勝出的美國新總統,就職後面對中國與俄國的霸權野心,已失去操弄舊三角關係的優勢,應選擇強化與民主國家和不願淪為中、俄附庸之國家的關係。

在東亞地區,美國需要的盟國,除了日本、韓國、澳洲,已經沒有一個國家比台灣更重要,卻最受冷淡。四十五年前,尼克森開始與中國關係正常化,要把中國帶進國際社會,和三十七年前,美國撤除對蔣介石的外交承認,讓台灣處於孤立、被中國政治併吞的威脅。

但台灣人民在逆境中覺醒,不斷犧牲奮鬥,已經建立自己的民主體制,選出自己的政府,也選擇獨立自主、抗拒中國脅迫的路線,下一個需要面對選擇的是明年一月成立的美國新政府。

備受習近平欺騙與羞辱的歐巴馬政府,原已開始亞洲政策的再平衡,新政府對台灣參與國際社會不應再持消極態度,而應進一步以與台灣關係正常化來實現:第一,關係正常化的過程,應優先確認台灣與中國互不相隸屬的現狀,以外交承認為最後目標,有計畫的逐步取消對台灣關係的限制,包括高層領導人互訪對話,軍售與軍事合作交流,國防工業的技術轉移。

第二,台灣已經是一個民主、經濟、貿易大國,有權利、有義務、也有意願納入國際社會。四十五年前國際社會排斥中國是錯誤,現在排斥台灣也是錯誤。美國不應聽任中國控制國際組織排斥台灣、也不應限制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的性質,而應協調西方國家,全力促成台灣可以選擇自己的名稱,做為國際組織的成員。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王景弘

王景弘
王景弘曾任《聯合報》記者、選述委員、駐美特約撰述、紐約《世界日報》編譯、《經濟日報》駐美特派員、《聯合報》駐華府特派員,以及《台灣日報》主筆。著作有《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杜勒斯與台灣命運》……。目前每週在《自由時報》撰寫〈鏗鏘集〉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