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撥亂反正」

 

也談「撥亂反正」
滅掉明代的清帝國,所屬女真民族,是自有其歷史和血緣,以及語言文字,入關滅明之前,不僅早已有其國號,也已建立朝代年號,是不折不扣的另一個國家,不是大漢沙文史觀貶稱的邊陲異族。圖/取材自網路

 

日前有文大教授賴福順撰文投稿,反駁馬先生所引國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論,釐清台灣與中國古來未曾互相統屬,是以也談不上所謂分合。其文有一主要論點,指稱昔日明朝中國是亡於清帝國,而成為殖民地。賴教授此論從一截然不同觀點,界定明清交替這段歷史,確堪稱是空谷足音。

多年來國人囿於制式史觀,慣將清帝國之滅明帝國,稱為所謂「異族入主中原」,含意即是邊陲少數民族作亂,推翻漢族政權而建立自身王朝,基本上仍是國內的朝代更替,是亡於異族而非亡於異國,所以清朝與明朝之間,仍存有繼承與延續關係。

依據上述這套思維,清朝既然取代繼承明朝,成為代表中國法理政府,則清帝國其後所侵佔領域,諸如新疆、青海乃至台灣等等,都即皆屬被「中國」納入版圖,也即成為被後起統治者稱為「不可分割領土」的依據。

然而,正如賴文所隱約點出,明之亡於清,是亡於異國而非亡於邊陲異族,是純然的亡國。往昔中國之改朝換代,如魏之篡漢或晉之伐魏,乃至現代之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都僅是亡朝代而非亡國。此亦所以當年老蔣總統退守台灣時聲稱已經亡國,其實也大有語病。因為接替者也同是漢人或所謂炎黃子孫,中國並未亡也。但清之亡明,情況則大有不同。就中國而言,清帝國是征服者和外來統治者。清亡之後,繼起的漢族政權,對於帝國前此所征服中國本土之外地區,恐並無視為故有領土之理。

要知清帝國所屬女真民族,是自有其歷史和血緣,以及語言文字,入關滅明之前,不僅早已有其國號,也已建立朝代年號,是不折不扣的另一個國家,不是大漢沙文史觀貶稱的邊陲異族。所以明朝之亡是亡於異國,而斷非傳統式朝代更易。多年來國人以及中國本土人民之未能建立正確認知,而長期遭受制式史觀誤導唬弄,最主要原因恐即是清帝國將國都遷移到北京,以致造成朝代繼承延續錯覺。

假定當初清帝國仍以原國都盛京為國都,而僅以駐軍和行政機構遙控統治中國,一如英國之於印度或日本之於台灣,事實真相即會再清晰不過顯現出來,清國是征服者統治者,中國則是被征服統治。

就此而言,日本人反而是看得很清楚,認識到中國必然亡國。此所以日本人談到清帝國,必稱清國而不稱中國,史書記載甲午之戰,也是「日清戰爭」而非國人習稱的「中日戰爭」,甚至辱罵中國人,使用的字眼也是「清國奴」。語雖不甚文雅倒也是事實,中國既已亡國,人民自也成為清國奴隸。不過日本人如此稱謂,卻也是傷口上撒鹽,未免太失厚道。

人生在世,若能嘗試擺脫傳統制式思惟,而接受前此少有人提及另類觀點,有時確能得到珍貴啟示,從而建立或許更正確認知。這也猶往昔國人印象中的台灣,一向是依附神州大陸邊緣孤伶小島,及至杜正勝教授將地圖做一90度翻轉,才顯現出原是面對幽暗大陸,明朗海洋文化的前鋒。同一道理,國人若能擺脫教科書不斷灌輸,史書也一直如此寫的解讀,即不難認識到所謂「清朝」,是應正名為「清帝國」,而就中國而言,正是典型異國征服者和外來統治者,明清之間不存有繼承和延續關係,也正猶日本帝國之於朝鮮李氏王朝。


杜正勝教授將地圖做一90度翻轉,才顯現出原是面對幽暗大陸,明朗海洋文化的前鋒。圖/大地文教基金會

若依這一認知繼續推論,明清之間既談不上繼承延續,則清帝國在征服中國前後,其所侵占其他領土,諸如內外蒙古,乃至新疆、西藏、台灣……等等,帝國瓦解之後,繼起的漢人政權也欠缺法理或道德立場,強行主張接收統治。這也有似某家族產業被惡鄰強佔,家人也悉被擄去淪為奴婢,其後惡鄰失勢沒落,該家族縱然恢復自由,也只能索回原有家業,萬萬沒立場將其他被奴役家族順勢接收,自身反而成為新奴隸主。

清室將傾覆時,漢人要打倒外來政權,喊出的口號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既云恢復,所指明顯即是被清帝國征服前北以長城,西以陝甘為界的中華,「恢復」即是恢復被「韃虜」侵占前的明末中華。當初所喊口號是如此如此,依語意恐不容作其他解釋。今天統治者將往昔「韃虜」侵佔獵物,都一概稱為不可分割領土而面不改色,臉皮確是堪比犀牛皮。

再進而言之,當初所謂革命志士高喊「驅除韃虜」,結果是驅逐了韃虜不說,連韃虜的「故有領土」老巢也順手牽去,有似印度爭取到獨立,又把英國本土也據為己有,是不知其法理或道德基礎安在。

要知多年來中國先後各政權所稱「東北」,西方一向稱之為「滿州利亞」,原是蒙古和滿州民族生存生息之地,和所謂炎黃子孫慣稱的「自古屬於」,全然扯不上關連。當年日本人發動「918事變」佔去滿州利亞,中國史書稱之為國恥。然而中國人所稱之東北,本是持強佔的異國異民族故有領土,此時又被日本強勢奪去,丟臉確是丟臉,但恐也稱不上什麼國恥。918事件之後,中國本土很流行一首所謂愛國歌曲「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唱來也確是哀感之至。你的家是在松花江上沒錯,但你這個家原來也是別人的家,流亡學生悲憤高歌之餘,若能一念及此,心境當也會平靜一些?

馬先生當政晚期,曾發生一樁所謂「課綱微調」爭議。當時頗有學界人士擔憂該微調在統派學人主導下,極可能不著痕跡注入大中國思維誤導學生,殊不利於建立台灣主體意識。該等人士所憂是確有道理。然而除此之外,各級學校教科書以及一般史書記述,有關近代以至現代歷史事件,容易製造錯誤印象,甚至刻意遽下官版結論之處亦復不少,其貽害青年學生乃至社會大眾,恐更甚於滲入大中國色彩課綱,也更有釐清真相,「撥亂反正」之必要。

所以,澄清當年明、清兩朝並不存有繼承與延續,或正是朝此方向應邁出的一步。

(附註:所引賴教授投書,見10月9日自由時報「從大清帝國看台灣與中國」一文)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敏洪奎

敏洪奎
1972年曾以筆名「孤影」發表<一個小市民的心聲>,被當時執政當局引為宣傳利器。後因感嘆執政者保守極權毫無進步,開始為文呼籲外省選民放棄敵視心態,理性面對本土化的大浪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