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督盟:公民運動的先鋒,還是走向滅亡的吹笛手?

一個聯盟聲音不夠大,你有成立第二個嗎?繼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之後,理事長陳銘彬號召高雄各地的公民團體,成立「高雄市公民大聯盟」。究竟這些聯盟背後的成因,是公民的共識,還是又是一場私人的聯歡晚會?

南北大不同,高雄的抗議活動難以發酵?

從文林苑都更到苗栗大埔拆遷,顯見台灣人的公民意識已逐漸抬頭,不同於以往威權時期,民眾懂得在法理上爭取自身應有的權利,這是政府所不容冒犯的,在這兩個案例當中,都是政府以龐大的資源與力量在逼迫無力還手的人民,這點踩到了長年反感黑箱政治的台灣人痛處,進而起身反抗,執政者執迷不悟,法理上站不住腳就用行政力量蠻幹,最終招致民眾的力量反噬,丟了政權。

反觀高雄,在多起抗爭事件中,帶頭者既不是弱勢、也不是土地所有者,更不是當地居民,聽到有爭議的話題便跑來見縫插針,刷存在感,高雄人也不是笨蛋,稍微懂得自己查明事件始末的人,自然心裡有數,不會任由這些人予取予求。再者,高雄市政府在處理上依法辦理,做事有憑有據,自然經得起質疑與考驗。

高督盟理事長陳銘彬公布議員評鑑結果。(記者葛祐豪攝)

我龍心大悅,賞你個優質;若有不從,待觀察名單見!

高督盟的評鑑爭議行之有年,然而陳銘彬卻樂此不疲,彷彿只要掌握了話事權,誰能奈何得了他?府會皆為民意直選,自然受到這些民意的監督,施政滿意與否,選舉自然是無可作假的成績單,今天高雄的公眾利益與重大建設哪一項不是公聽會、地方陳情、議會審核的結果?舉著公眾利益的的大招牌,誘騙關心地方議題的公民團體,用自己的偏見來質問府會,恣意下戰帖,這些究竟是公民團體的訴求,還是陳理事長看不順眼的東西?總之,順你們的意才叫溝通,到底是誰比較鴨霸?

民粹踐踏民意,才是民主真正的濫觴

施政考量的最大公約數就是全體民眾利益,透過民意代表、公民團體與政府之間的交流才得出最終的執行方案,絕非陳銘彬一個人說了算,濫用公民團體的正義感來鬥爭民意代表與執政者,將自己的偏見暗渡陳倉,這不是民粹,什麼才是民粹?

陳理事長頻頻周旋於各黨團議員之間,道聽塗說,斷章取義。再來發聲明稿、挑戰書,至今已讓人看不清,究竟是公民團體的訴求,還是陳銘彬的個人意志?

高督盟,究竟是公民運動的先鋒,還是走向滅亡的吹笛手?

(高雄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