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老闆對蔡政府的建言

 

 

圖片來源:看似不起眼的機械工廠,每年創造的附加價值不遜於資訊產業,也提供許多就業機會,也是技術創新的主力。社會學者謝斐宇博士田野期間拍攝。

讀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助理研究員謝斐宇博士「從黑手變頭家」這篇文章後,我有話要說。

因為身處於中小企業中,所以很明白中小企業對於台灣的經濟是有一定的重要地位。製造業輔助著大企業往前走,特別是看到台灣這些製造廠他們隨時都在提高自身的品質和技術,但是問題在我們的政府,從來沒有去重視這些「黑手」,從我自己本身就很清楚這個政府的問題,政府一直以來只知道在中小企業、製造廠身上收稅,沒有想過要怎麼去輔導、協助我們,我們通常都是自力更生,以我們的例子來說,我想要提升硬體,光是廠房就是一個問題,現在的土地這麼貴、資金的取得也是問題,政府沒有想過要怎麼去協助我們,他們都是把目光放在所謂的高科技、電子業,認定這些高科技、電子業是國本,以為本固邦寧,其實這些高科技、電子業對社會的貢獻不一定比我們眾小企業加起來多。但政府的優惠政策、稅金輔助都是放眼大企業、財團、單一產業,政府在施政上沒有好好的去考慮,只有看到單一方向。

如果從稅金來看,中小企業不一定比大財團繳付得少,但政府就是不把中小企業放在眼裡。

中小企業大都是根留台灣在打拼,沒有大筆的資金,有的就是一輩子的技術,但這些技術,第一後繼無人、第二資金匱竭、第三政府的政策大小眼。這麼多年來,政府一直說要拼經濟、提高就業率、薪資,但造成這些民生問題的,看來看去都是財團,從22k開始,補助的對象就是財團。中小企業,連一杯羹都沒有分到,任其自生自滅。就業市場上,大財團表面上看來提供很多的職缺,但有多少比例是所謂的「約聘」、「人力仲介」,並不是真正給予穩定的工作。

中小企業長期以來,被大財團、政府以各種的方式打壓、壓縮利潤空間;相較於中小企業,大財團長期以來反而得到較多的政府資源,二者比較之下,中小企業對社會的幫助才是長久的。

舉例來說:我們公司曾想用請身心殘障的人士來做一些工作,對方也跟我們說如果我們請他來工作,政府可以補助他的薪資,他只是想要一個工作。但在我們去詢問相關部門後,要符合資格,至少要有30人以上的公司才可以。

政府不少的企業協助方案,都是要30人以上,我們這些一輩子從事黑手的老闆,通常都只有10來個人,有的甚至不到10人,但所創造的產值可能也是很嚇人的,可惜政府通常都是看「人數」來決定政策。

如果說政府回應「我們也是有要提升中小企業」,我會說那真的是看得到,吃不到,什麼產業人才提升計畫、中小企業提升再造…通通都是一堆的限制,光是員工人數就是一個問題,還有一堆有的沒有的限制,看來看去,唯一可以提升的就只是大型科技業了。

蔡英文總統最近說的,18歲就業補助方案,看來看去,也是只有大企業得利,對於我們這些真正可以延續台灣產業動力、傳承這些實力功夫的黑手中小企業,真的毫無幫助。

中小企業也是想提升,但是不管是政策的繁瑣、資金的問題、政府的輕視,在在都影響了台灣傳統產業的發展,中小企業的許多黑手老闆,都是高手中的高手,許多的師傅更是擅長設計,但卻沒有傳承下去的資源,什麼時候政府才會對我們投注關心。

< 資料來源:三際信息站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