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如何再次成為猛虎?

 

歲末已屆倒數時刻,二○一六年,這個世界發生了許多跨域影響的重大事件,在亞洲,台灣總統大選發生政黨輪替,改變了兩岸關係格局;中國在南海興波,海牙國際法庭做出了南海仲裁案;甚至美國總統大選揭曉,此間區域各國無不首當其衝,政經局勢都出現了新的變數。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下,強有力的領航似乎成為各國領導者爭取民意、安定民心的必備條件。

對於蔡英文總統,多數國人應該不會從五二○開始起算,比較會從一月十六日當選那晚起,就對她與她的團隊抱以厚望,希望民進黨再次執政可以把台灣人失落多年的信心給重新找回來。最近,蔡總統給英國《經濟學人》寫了篇專文,主題就叫「帶領台灣再次成為猛虎」(Turning Taiwan into a tiger again),國人自然會等待總統清楚告訴大家,她究竟準備怎麼做?

一個國家,不怕外在挑戰,只怕內部無主。以川普選後再次重申將終結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這檔事來說,無疑給完成簽署的其他十一國擲出觸身暴投,這時,外界看到日本總理不但與秘魯總統隨即在APEC期間宣示要繼續推進,日本國會參眾兩院更先後通過相關法案,完成核准程序。面對猶疑,安倍到參院去溝通時,明確堅定的告訴準備投票的國會議員說,不管TPP能不能生效,這些國內對策預算都要執行,因為這是日本強化農業實力、促進農產品出口、支持中小企業進軍海外的必要預算。這個領導形象,真是非常鮮明。

日本的執政聯盟在參眾兩院都掌有多數席次,身為黨魁者仍要到第一線去說清楚講明白,可見,有效的溝通,不外:做出決定、面對問題、公開資訊、勇於負責,這個程序如果做得好,黨內、黨外與社會都會被說服,國家就能針對政策形成集體的意志。

反觀我們政府,同樣拿TPP為例,蔡總統已經公開表示:亞洲必須扮演好經濟整合領導的角色,以及我國要繼續商談拓展雙邊貿易協定的兩項立場。前者的指向不外是日本與東協,要看政府後續的外交實際作為;後者則涉及政府對外經貿談判給與拿(give and take)的交涉藝術,以及對內化解市場開放疑慮的因應能力。但是,除了僅止於前述口說,國人恐怕並沒有從執政團隊的行動中,看到現代政府應有的目標、步驟與紀律。

以台美、台日若要洽談雙邊協定來說,在國會純粹是少數的在野黨,早已先一步在開放美豬、日本食品進口等貿易問題上進行政治操作,幾乎預示了明年政府一旦要在經貿談判上緊鑼密鼓,必然反對的陣仗已經出列。問題是政府有方法應對嗎?如果這些基本議題處理不了,所謂的商談雙邊協定就是空話。

國民黨不僅深知老美是「no pork, no talk」(沒豬肉,沒對話),把日本食品當作抗日戰爭來打,尤其是國民黨最赤裸的鬥爭。因為,連馬英九在卸任前都說:跟國際間打交道還是要站住一個理字。直言:台灣應盡快開放福島等五縣食品,日本在產地證明和輻射證明等申報都有確實執行,日本食品的檢查也沒問題,不應再禁止,以免日本覺得我們很不合理。

現在新政府打算仍禁福島食品,僅開放其周邊四縣食品進口,國民黨卻是先以黑衣人鬧場公聽會,並將動員群眾包圍後續的公聽會。就如柯文哲市長所說,這是一個科學問題;重點在於政府對進口食品安全檢驗的機制是否完善,政府也應盡可能決策透明,並且不厭其煩、勇於說明;甚至,從國際談判的角度,這是台灣能換得什麼的計算。但如今卻傳出新政府因為遇阻,又準備重施故技,寄望「以拖待變」。坦白講,對內是這種能力,如何讓人信服有足夠的膽識對外交涉?

要讓台灣脫胎換骨,再次成為猛虎,不是用說的,更不是用畫的,基本上是一種經常能夠把事情做好的天賦與鍛鍊;在關鍵時刻的幾件決斷處置正確明快,就會累積成為領袖信用,讓大家願意跟著一起做,最終以群力造成改變。這是猛虎與病貓的一線之隔,有為者必力圖上進。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