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會溝通的政府不如「開放政府」

 

台灣一定要進步,這是台灣住民最高度的共識。如何進步?必然是政府要進步,社會要進步。作為民主國家,政府是服務人民的概念,尤其應該進步於社會之前,才不致成為阻礙國家整體進步的拖油瓶。

對於半年多來的執政情況,蔡總統曾經自我界定:現在就像是蓋房子打地基的過程,一定會煙灰瀰漫、塵土飛揚、雜音很多,但當一步步把地基打好、結構做好,就會看到堅固、舒適的房子。換言之,作為主政者,她相當清楚外界對於這個過程的煩躁與不耐,因此試圖楬櫫藍圖實現後的願景來安定大眾。

然而,完成華廈前的建造程序,是否真的免不了總統所描述的厭人情境,實在未必。現代化國家致力建築工法的改良、施工範圍的安全、防塵、減音、美觀做得好,往往可以把妨礙社區安寧的指數降到最低;只有在落後地區,才會維持土法煉鋼的粗工,深怕外界不知道這裡正在大興土木,一定要搞到大家崩潰求饒才罷休。

所以,這是一個方法的問題。其實,新政府標榜要做「史上最會溝通的政府」,溝通就是一種希望化解分歧、尋求共識的方法,如果技巧到位,何致塵土飛揚?過去這段時間,不難發現當家的有意引進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精神,讓重大決策盡可能讓公民參與,藉由充分討論來達成共識,以彌補代議民主動輒投票表決,形成多數人偏好,剝奪少數人表達意見權利的缺憾。五二○後成立的各式委員會,毋寧就是這類思維下的產物。但是,政府只取其「表」,未採其在具體操作上的「實」,半吊子的後果,往往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更加深了民主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上週末,二○一六年的「開放政府夥伴關係」(Open Government Partnership)全球峰會才在法國巴黎閉幕,根據報導,德國內政部長德梅齊埃(Thomas de Maiziere)講了幾段話發人深省,他認為「開放政府作為一股力量,支撐著民主」,同時「未來,人們不會再以左派或右派,來區分國家,而是用開放與封閉來做定義」。開放政府對於台灣不是一個新詞,早在二○一二年底行政院就通過要推展政府開放資料(Open Data),之後國發會也設置了「政府資料開放平台」,並連結中央各部會與地方政府開放的情形;但是,促進政府施政透明、提升民眾參與、提升施政效能、強化監督力量的初衷,至今實現了多少?

新政府上台後,行政院更延攬唐鳳擔任「數位政委」,她的說法頭頭是道,認為太陽花學運後,台灣擁有的珍貴資產,就是年輕人、科技社群對開放政府的期待,願意投入政治議程,去看極限在哪裡,然後回過頭來「更新」政府。問題是,自她進入政府後,並沒有太多人知道這個政府開放了什麼?更新又在哪裡?一旦民眾不知或無從參與,就不可能成就開放政府。

外界更多的印象是,政府團隊對現代社會溝通的認知和觀念錯誤,他們的「溝通」,經常仍是密室協商、利益交換,不然就是放任對立方毫無交集的相互謾罵。導致半年下來,民眾普遍出現「跟過去有什麼改變?」的挫折。

政府溝通的最重要對象是人民,每天派人去上政論節目,僅是三流手段;如果,政府對於重大議題,都能先提出自己的政策方針與內容,不是中立沒意見,只等著看風向,並且真正透過開放政府的切實實踐,引領民眾參與決策,這行動的本身,即是令人有感的施政,相信也可以相當程度解決當前政府溝通和執行能力雙重不足的問題,順利超越反對黨的惡意掣肘。

「開放政府」的基礎工程已經打底,也不乏法源依據,之所以前朝有體無魂,今朝莫知所以,相當程度反映的仍是菁英掛帥,所謂的民主程序淪為躲避負責,與企圖擋箭的藉口;然因大家的眼力通透,結果卻是適得其反。在這種情況下,新政府何不對自己要推動的改革更有信心些,停止憂讒畏譏,以開放訴諸全民,直取義無反顧的正當性。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