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乾脆對日禁航禁食

 

記者鄒景雯/特稿

台灣自二○一一年三月開始,禁止福島、櫪木、茨城、千葉、群馬五縣的食品進口。今年十一月,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與衛福部政次何啟功到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報告,確定將對福島之外的四縣食品有條件解禁。十二月十五日,行政院長林全又在臉書宣布,沒有健全查核管理機制,就沒有開放的問題!這個決策的流程說明,這是一個搬石頭砸腳的政府,小事能辦成大事,若大事來了,還能想像?

怎麼這樣說呢?第一,政府的查核機制不健全,一定是整體問題,絕不會只針對日本食品才不健全,想必所有進口食品的查核水準是一樣的,如果林揆的邏輯成立,那麼新政府憑什麼開放其他國家的食品進口?

第二,將日本五縣市列為核災區,該食品不得進口,其安全疑慮政府應當是有所本,則政府怎麼可以放任台灣民眾到這五縣去暴露於輻射風險、直接且大量食用核災區三餐?基於徹底保障人民食的安全,政府為什麼不持續發布這五縣的紅色旅遊警戒?尤其成田機場即位於千葉縣,為何允許降落?航班怎可不立即斷航?至於到日本的其他非核災區洽公旅遊,由於其國內食材的流通,至少也該提醒國人赴日期間必須禁食,政府怎也缺乏配套方案?

第三,目前查獲的醬油包、湯底,經輻射檢測,尚未有任何一件被驗出,那麼政府禁止進口的依據是什麼?政府如果不提出強有力的科學證據,這場「抗日戰爭」要怎麼打下去?同時,拆封進行內附查檢的這個動作,也應該適用於其他國家的所有進口食品上,否則如何確保日本五縣生產的這些隨附產品不會流到其他國家的生產線去?

在以上這些疑慮未回答,不能使國人具有信心前,政府有什麼條件開放各國食品進口?甚至國內土產的上架安全保障又是什麼?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