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誰怕剃光頭?

記者鄒景雯/特稿

中國到今天還沒想明白,邦交國對於台灣的民心影響,特別是新生世代的世界觀來說,早就已經脫離了(或者說根本難以理解)冷戰時期的刻板,改以更務實、甚至更突破的態度在看待。

  • 中國到今天還沒想明白,邦交國對於台灣的民心影響,早就改以務實、甚至突破的態度在看待。圖為外交部大門國旗。(記者簡榮豐攝)

    中國到今天還沒想明白,邦交國對於台灣的民心影響,早就改以務實、甚至突破的態度在看待。圖為外交部大門國旗。(記者簡榮豐攝)

最近,北京傳聲筒藉著聖多美斷交宣稱:如果再如何,台灣外交的最終結局就是「剃光頭」(邦交數變成零),就是典型的平行思維;說明雙方不僅僅是有著台灣海峽屏障其間的地理距離而已,這種彷彿處在不同時空的異次元世界,才是彼此最遙遠的隔閡。

說得白話一點,「一個中國」原本不是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是「中華民國」的權力當局及其子民,當年不願意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從而在聯合國展開長期的鬥爭,即使一九七一年「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亦未曾止歇。一九七二年美中上海公報簽署以降的一系列脈絡,也無不緊扣於此;因而,「兩個中國」在國際間打起互奪邦交國的金錢外交戰役。換言之,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的宿怨。

二○一六年的今天,台灣再次政黨輪替,多數選票選擇本土政黨上台,在其支持者的要求下,新政權無法再承接華獨(或漸統)政黨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曖昧,國共稱之為共識,結果中國卻延續其與在野之國民黨的既有矛盾,以減少「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數,作為對台懲罰,這不正是非常可笑的邏輯錯亂?也因為如此,台灣多數民意當然淡定無感,反而有「慢走不送」的祝福。

其實,真正才應該對打掉「中華民國」國際承認具有世仇身分的,是今天將與中共中台辦主任張志軍,進行兩黨對話的國民黨副主席陳鎮湘,及其所率黨務、智庫等這群國民黨人。北京應該把他們當作一個觀察指標。

如果,自認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的這群人,當面對聖多美事件無動於衷,比較急切洽商藍八縣市的利多問題,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更可以判斷:連中華民國信徒都不在意「中華民國」是不是中國了,那在台灣還有什麼一中市場?

按照這事實推演下去,北京就算要把承認「中華民國」的邦交國給「剃光頭」,干台獨啥事?請問又有什麼關係?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