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什麼籌碼可以與美國交易

 

再過二十多天,川普就要就任美國總統了。這個時候的中國,真該好好集中所有的腦袋思考,今後四年要拿什麼與華府對弈?因為,中國一向就是當前國際秩序的最大受益者,而華府的傳統政客從來也都服膺在這個既有的建制之下,現在這個局面顯然鬆動、甚至開始解構了。

自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以來,中美關係的發展,一直是中國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開放其市場為籌碼,換取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不干涉其「內政」,也就是對中國的專制政體、人權惡況、甚至軍國主義擴張,睜隻眼閉隻眼。回顧其歷程與軌跡,大致有三個階段,一開始是不搞革命、發展經濟;接著是世界工廠、歡迎外資;現在則是龐大市場、拓展內需。歷經三十年的演變,中國今天已經完全融入了世界經濟體系,從而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甚至在二○一三年躍升成為第一大的對外貿易國。

換言之,中國充分運用了這個過程,獲取了經濟高速增長的成就。但是,該成就也部分是其利用專制體制,進行不公平的競爭所致,這正是川普所一再指責的。同時,崛起的中國,資本發達了,本土企業站立了,與外資企業形成競爭關係,外資在這個不完全是市場經濟的國度,經營日益困難,自然會重新審視自身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因此中國運用前兩個籌碼與美國交往應對的階段業已告一段落。

刻正進入到第三階段的現在,也就是「十二五」規劃的擴大投資內需,持續延伸至「十三五」規劃促進消費內需的政策脈絡下,美國這時出現了不按牌理、又誓言要打破既有秩序及遊戲規則的新總統,正對著中國大張旗鼓叫陣;這個變局,前所未有,中國廣大的內需市場未來是否仍具強大的吸引力,能夠繼續成為與美國進行交易的籌碼?無疑是個焦點課題。

在所謂十三五內需商機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是中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關鍵行動之一,而互聯網、金融、零售服務是極具指標性的市場,我們不妨逐一進行盤點。首先在互聯網部分,中國國家網信辦不久前才表示,中國對於國外的網路企業採取開放政策,只要遵守中國法律,不損害中國國家的利益,都歡迎一起分享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紅利。中國擺明並未禁絕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等重返中國,但是就如當年他們因內容審查、不符監管要求等原因,被迫關閉服務的理由相同,這些美國企業今後對於接受此等條件的諸多顧慮,恐怕並未消除。

再者檢視金融市場。長期以來,中國對於開放外資銀行進入市場,一向站在保護本國銀行的立場,高度的戒慎恐懼,今天已經形成龐大規模的中國金融市場,未來即使採取更大幅度的市場開放,能不能對外資構成足夠的誘因?由於擔憂中國當前泡沫化的房地產、不受規範的國營企業,以及中國的企業貸款及潛在呆帳高到接近病態的真實現況,前不久召開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特別側重高債務、資產泡沫等,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範,顯見情勢之嚴峻,則美國銀行對於當下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的興趣可以想見。保險業亦然,規模前列的全由中國保險、平安保險、太平洋保險等本國公司包辦,外資保險公司無一進入前十大,甚至多數處於虧損狀態。

至於在零售服務方面,同樣地,市場業已過度擁擠,中國企業已經壟斷所有重要行業。阿里巴巴是最好的例子,跟阿里巴巴合作無間的物流業是另一個例子。哪個美國企業會想去跟他們競爭?所以,不論在互聯網、金融或是零售服務,中國其實都可以國民待遇開放市場給美國,但如前所述,這些市場的開放,都已經對外資喪失吸引力,也自然難以成為中國對外談判的籌碼。

全新的國際格局即將到來,北京眼看要落入連利益交換的籌碼都找不到的境地,相對地,美國因此滿手都是喊價的機會。中國的下一步該如何應對?才是習近平的當前要務。在這個時刻,於兩強之間為小的台灣,更應該清楚計算,台灣握有的籌碼又是什麼?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