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拼政治

 

「反機場捷運只用中國漢語拼音聯盟」到教育部抗議,教育部官員表示「拼音是給外國人看的,每一個學中文的外國人都學漢語拼音」、「重點是保證外國人能讀」,還聲稱「決策與意識形態無關」。一名熟識,會講中文與一點台語的法國朋友將此新聞貼在她的臉書上,留言批評:「不要以為外國人都是傻瓜好嗎?只要拼音拼的對,我們都念得出來。難不成我們習慣用的Taipei、Kaohsiung等拼音方式都要依漢語拼音改掉嗎?」

許多官員的說法總是地名路牌拼音只是無關政治的工具。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用台灣原有的拼音方式又如何?馬英九當台北市長時,何必要將台北街名全換成中國使用的漢語拼音?而南韓何必要大費周章,在幾年前宣告其首都的中文正名應該是「首爾」而非「漢城」?那還是中文名稱呢,韓國人你是不是管太寬?我喜歡叫你們首都漢城不行嗎?英語與美語的拼音不同,你有聽過英國人說「為了讓外國人看得懂,我們會把所有英國拼音都換成美式拼音」嗎?你會因為怕外國人聽不懂你的中文開始練習捲舌音嗎?

拼音方式與一個城市的名字一樣,無不充滿文化與政治意涵。韓國為了強調民族意識,希望正名其首都,即使是中文名稱亦然;而漢語拼音只有中國使用,當我們也沿用時,在外國人看來代表甚麼?

台灣地名與人名拼音的問題是,許多年前使用的威妥瑪式拼音、之後教育部推動的通用拼音,與中國使用的漢語拼音三種共用的窘境。許多地名甚至還有當地習用的拼法(如發音如「台培」的Taipei),別說外國人,連台灣人自己都會被搞混。外國人需要的只是台灣本地拼音方式與譯名的統一,而不是政治意涵的統一。新政府不應該被「外國人看不懂」的藉口與虛幻的「中文世界觀」所迷惑,而該致力於在地名、街名與護照上的拼音方式統整一致,以振興觀光,也協助外國人及我們自己,搞清楚我們到底身處何處,要往哪裡去。(作者為譯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