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還是中國是西藏佛教圈不可分的一部分?

 

中國對於西藏的文化給與很高的評價,西藏佛教因為中國的支援而興盛,而這樣的歷史是持續很長的時間。圖/取自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中國對於西藏的文化給與很高的評價,西藏佛教因為中國的支援而興盛,而這樣的歷史是持續很長的時間。圖/取自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一、西藏與忽必烈的關係

中國說:「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事實上,西藏被明記為是中國的一部分,而由中國軍隊依此開始占領西藏的是1951年的十七條協定。西藏政府在名義上與實質上消滅是在1959年達賴喇嘛出亡以後。在此之後,西藏才被置於中國的統治之下,被剝奪所有的主權。但是這種情況,如果從西藏與中國的歷史來看,其實是例外,倒不如應該說,中國對於西藏的文化給與很高的評價,西藏佛教因為中國的支援而興盛,而這樣的歷史是持續很長的時間。

西藏與中國直接進入來往的關係是在13世紀的時候,當時是蒙古人征服中國而建立元朝的時代。元朝初代的皇帝忽必烈重用西藏僧人巴思八,而委託巴思八來展現他的王權。巴思八把忽必烈比擬為佛典中所說的轉輪聖王,並在忽必烈的王座上面放置白傘蓋,以使忽必烈的王權可以守護人民免於瘟疫、饑饉、外國軍隊入侵等的災害。這個白傘蓋就是:具有力量以守護城市免於各種災害的白傘蓋佛的象徵。在每一年舉行的白傘蓋的祭典上,白傘蓋會被從王座上面拿下來,被放在神轎裡而繞大都(今之北京)一周,以掃除城市的災厄。這個祭典有記載於「元史」,而忽必烈與巴思八的白傘蓋信仰也流傳至後世。

二、滿洲人與西藏的關係

1638年滿洲人皇太極征服內蒙古,他從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孫奪取被認為是巴思八所鑄造的大黑天護法之佛像,他並在當時於首都瀋陽建立實勝寺,而以之為皇室的菩提寺(代代皈依該寺廟之宗旨而奉祀祖先牌位的地方)。這顯示出滿洲人在征服中國以前就謳歌元朝的偉業,而且顯示出他們非常仰慕忽必烈而信奉西藏佛教。1643年,皇太極的兒子順治帝征服了中國,建立清朝,為了統治壓倒性多數的漢人,清廷了解到與蒙古的同盟是不可或缺的。清朝皇帝為了與蒙古人融合,就努力於振興滿洲與蒙古共通的文化=西藏佛教,於是他們就用皇室的錢來蓋西藏佛寺,重用西藏僧人,並進行大規模的文化事業,把西藏文的佛教經典翻譯成蒙古文與滿洲文。

清朝是因此透過西藏佛教而與蒙古、西藏有很深的關係。當西藏與蒙古發生內鬨時,清廷必然介入調停。但此時,清廷不是以中國皇帝的身分,而是以文殊菩薩皇帝的身分出兵,也不是以侵略者,而是非常小心地以調停者的資格來採取行動。

這我們可以舉1720年清朝派軍隊進入西藏的事件為例。現在的中國把這個行動解釋為中國直接統治西藏的開始。但是,在當時人們的認識上,這個派兵是護衛兵,是要把達賴七世從青海送入西藏,以使達賴七世就達賴喇嘛之位,而這個達賴七世在過去是清廷拒絕對之加以認定的達賴喇嘛,但清朝不得不否定過去自己的行為,而擁戴西藏人所支持的達賴喇嘛。清朝的護衛軍是由皇太子指揮,其軍隊是自稱為復興佛教的文殊菩薩之軍。這個軍隊到達拉薩之後,就努力於恢復舊秩序,而且清廷並沒有採取行動把西藏編入其領域內。

在這個事件以後,清朝定期派駐藏大臣定駐拉薩。但是駐藏大臣並不是中國所主張的西藏統治者,這只要翻開有關駐藏大臣的事件史而加以探查即可知悉。乾隆15年的時候,當時西藏的有力人士珠爾默特那木扎勒無視清朝而想要強化與準噶爾(西蒙古人)的合作關係,當時的駐藏大臣傅清、拉布敦就誘殺珠爾默特那木扎勒,其後傅清、拉布敦當然就受到報復而被羅卜藏札什殺害。這兩個人所處的狀況就跟兩國之間進入爭執狀態時的外交官一樣。1904年,英國的 Younghusband 探險隊侵入西藏時,當時的駐藏大臣頻頻勸阻達賴喇嘛十三世不要打仗,但是達賴喇嘛十三世不聽勸阻,而選擇與英國探險隊全面衝突之路。當達賴喇嘛十三世拼命與英軍作戰時,駐藏大臣只能一邊詠唱五言律詩獻給清朝皇帝,一邊則旁觀西藏的國難。從這個例子來看,要把駐藏大臣解釋為是統治者顯然是無視事實的硬拗手法,如果解釋為是清國駐拉薩的大使,顯然較不會突兀。

三、以佛教為共同的信仰所產生的大國對小國的關心

清朝從其建國初期開始就有著很清楚的國家意圖,它想要繼承元朝,而在西藏佛教圈稱霸。這個意圖就在最盛時期的皇帝=乾隆帝時,以最清楚的形態展現出來。

乾隆相信自己是忽必烈的轉世,而他周遭的人也如此認為。他仿傚忽必烈接受巴思八的灌頂,自『被認為是巴思八轉世的西藏僧侶章嘉二世』接受灌頂。他仿傚忽必烈與巴思八的白傘蓋佛信仰,於乾隆10年蓋了闡福寺,祭祀高21公尺的巨大的白傘蓋佛像,而闡福寺被認為是鎮護清國的樞要之寺。乾隆死後,收埋其遺體的地下宮殿的正門刻著白傘蓋佛的陀羅尼。他在夏天的避暑勝地=熱河,仿傚西藏的寺廟蓋了許多寺廟,其代表性的寺廟有:普寧寺、普陀宗乘廟、須彌福壽廟、普樂寺等等,於是熱河就呈現出它宛如是西藏主題公園一般。

「乾隆皇帝是忽必烈的轉世」這個思想,對於清朝與西藏、蒙古的外交產生了多麼有利的效果,只要稍加思考即可知悉。忽必烈是元朝的創始人,是西藏佛教的大施主,對於蒙古人來說,是元帝國最盛時期的君王。如果乾隆皇帝是忽必烈的轉世,那麼蒙古人與西藏人就不會有什麼抵抗而接受乾隆的影響力。但相對要注意的是:乾隆皇帝所以會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或是忽必烈的轉世,是因為乾隆皇帝採取與此相應的行為。乾隆帝在北京與熱河蓋了許多西藏佛寺,祭祀白傘蓋佛,供養西藏僧人,努力使西藏佛教興盛,正因為如此,西藏與蒙古的社會才會認為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忽必烈的轉世而接受他的影響力。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清朝的皇帝是理解並尊重西藏的文化,他們一方面給與西藏援助,但並沒有干涉西藏的內政。這樣的關係,我們可以稱之為是「以佛教為共同的信仰的大國對小國的關心」,絕非中國共產政權所稱的「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事實上,滿人被漢化之後,中國人就逕把清朝與西藏的關係解釋為宗主國對附屬國的關係,這是完全沒有把文化觀點放置於兩國交往的脈絡上來看的壓霸式解釋。中國共產政權否定西藏的文化,占領西藏,慘殺西藏人民,這如果與乾隆帝的作為加以對比,要叫西藏人不討厭中國也難!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張正修

張正修
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