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不代表能做

 

最近出了一些事情,讓筆者覺得需要講一點東西,有關於知易行難這件事。很多事情,並不是知道了,就能夠做,更不代表做了就會做好,也絕對不代表做好了就沒問題。歷史上大部分的狀況,是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後面出現更多的麻煩要處理,而人類的歷史就是不停的在進行這種除錯的過程。

講理論有點難懂,筆者舉幾個例子來說明,稍微長跟囉嗦,請讀者有些耐心。

 

前陣子筆者聽到教育界在吵有關大學入學的問題,連帶的在周邊也聽到不少討論教育的方案,統整起來大概就兩個方向,一個是覺得必須把艱深的東西加強加深,早點教給學生,然後透過有鑑別度的考試篩選。另一個方向,是覺得大部分的人都不需要到這麼深入的知識,教點普及的常識,讓學生多玩多接觸實務的東西,不要束縛學生的心靈。

你說這哪個對哪個錯?如果你會開始想,哪一種方案會比較好,那就掉入了陷阱,認為教育是一種非A即B的選擇。這種人在當今社會占了絕大多數,而且多半的判斷基準是自己的生活經驗,再說有念教育學的老師,筆者來看也是一大堆根本沒念好,斷章取義混畢業,把教育當教考試的。

簡單說,看各國教育的發展史,不脫社會文化的脈絡,絕對不是哪種制度比較好。不同的制度都有自我修正的機制,能夠逐年修正當前教育現場跟社會的落差,以及補正缺點。問題就在於,教育的弊病很難在當下發現,都是透過十年以上的時間,一批學生出社會後發現狀況連連,加上現場教育的混亂,才會有人提出改正的方法。

每一種修正的辦法,其實都是在糾正過去的錯誤,不是處理眼前的困難。這並非錯誤,因為沒有實際去執行一次,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尤其是教育體系有歷史的國家,往往走在世界前端,根本不曉得修正是好事還壞事。但人家不會因此就決定不要改,而是逐步修正,每年檢討,所以就結果來看,教育制度臃腫龐大難以變化,實際上是每年變化,變化集中在特定方向,而且要追進度。

不要人云亦云的說,教改是錯的,或是教育需要走向特定的方向,這都是很奇怪的說法,預設我們人類可以預知未來。比較適合的講法是,根據其他國家的發展,台灣教育可以在某個程度上預測到修正的結果是如何,而我們能否因應其結果。更不用說,改變一定衝擊現有的社會,而大人們都習慣用自己的經驗,而容易否定現在小孩的改變。

每個國家的教育變革,都是基於當前發現的問題去處理,好比台灣現在因為聯考世代教出一堆很會考試,但面對世界無競爭力的階層。解方是什麼?就是開放式的教育,解放學生的大腦,讓有適應力的人可以出頭,缺點則是因為教育內容寬鬆,會導致整體的學力下降。

其他國家的解決法有沒有?當然有,教育私有化,私校跟公校各自處理不同的學生,政府做底層的保護網,私校則因為競爭壓力大,教學活化程度較高,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社會與產業變化。

這種解決法一定會有人批評,因為這是根據英美國家國情設計的方案,同樣的東西在歐陸做法就不同,北歐跟南歐也差很多。台灣過去是保守過頭,政府管制太多,所以導致僵化,你要解決僵化的問題就是政府放手,不是去學歐洲某些國家,政府全面性的介入。

拜託,歐洲國家不少都還有階級傳統,民眾會根據自身階級,挑選適合的行業,認命的比例很高。而像北歐,社會結構基本上還是封閉的,國民的內聚力很強,當社會有休戚與共的情感,你要推行教育國家全面介入,才有道理。台灣是一個舊有的統治階級拼命移民喝洋墨水的國家,目前還處於清理國民黨舊階級的反撲勢力中,你談所謂的教育改革,脫離了現狀,直接拿特定國家的狀況套用,擺明就是故意的。

說白一點,就是指桑罵槐,其實不想改變,或是想要替自己的階級爭取最大利益。

那,這跟筆者講的標題有什麼關係?當然有,知道台灣階級結構現狀,又有念過教育、碰過教育現場的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大家都知道怎麼做會比較好。所以,我們知道的人,難道不知道怎麼把事情做好嗎?廢話,當然知道,問題是做得到嗎。

要改變現狀,首推改變考試領導教學,你必須修正考試要點。一旦做出巨大的變革,例如大學入學一半以上的科目,自然學科要考現場實驗,社會學科要寫申論題,我們根本就沒有處理能力。

實驗科考試場地不足,批改申論題的師資水準參差不齊,貿然實施的第一年鐵定天下大亂,評分標準讓人無所適從。好吧。先不大幅變動考試標準,修改教育內容可以吧?還是不行,數學科忽略邏輯太久,自然科多半實驗沒做完整,社會科一直背,你現場的師資夠嗎?如果不夠,就會出現歷年的弊病,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找一大堆根本不適用的老師去濫竽充數。

你說現場教師太惡劣了嗎?不然要怎麼辦,課程排了但大家都不會,這又不可能去研習八小時就懂,教學習慣是累積的,一個習慣教學生解題的老師,不可能三天內精通新的教學法,就算會也改不過來。你會想要把兒女,送到一個連怎麼教都不會的老師手上嗎?

好,讓我們從師資培育開始,這又有兩個問題,十年後這些師資培育好了,社會是否又改變,這批老師會不會又跟不上時代了?既有的教師跟行政人員,知道未來趨勢這樣,願意改變而不反彈嗎?怎麼可能,光之前教改算只有小幅度變動考試方式,內容幾乎沒有太多改變的狀況下,現場教師就大多反對,家長反對更多,這是發生的歷史事實,不是幻想。

讀者看到這應該頭都痛了,覺得改個東西怎麼這麼難,那你問筆者怎麼解決?筆者是知道啦,但知道不代表能做,因為改變不是一蹴可及,光是要改變一間學校就很難了。你必須緩慢的,每次一點點的,由上而下修改遊戲規則。又因為學校目標多半是升學,大學入學標準修正了,中學才會跟著改,發現怎樣都混不過去後,才會修正其教學內容。同時在社會上,要讓家長知道,考試規則改變,不會影響現有的太多,認真的小孩還是考的上好學校,走職校體系的有豐富多元的可以挑選。

若你讓教師發現他需要大幅改變自己,家長發覺考試內容跟去年差異甚大,大到影響小孩的升學,保證跟你拼命。再好的理念都會因為龐大的保守思維被擱置、反對、取消。這就是為何要走體制內改革很麻煩的理由,若沒有在體制內待過,很難理解龐大的恐龍要轉身的困難處。而為何開放教育,讓私校放手處理會比較快?因為一來不吃國家資源,反而會因為教育部不補助而省錢,二來私校為了競爭,必須應對實際狀況調整,沒辦法跟著公校一起打混。

那你說開放私校的弊病?當然有,但兩害相權取其輕,你現在想要台灣的教育有比較大的變化,期待內部改變,不如外部自己變還快的多。至於開放私校自主招生、考試、辦學產生的各種弊病,反正英美各國都有先例,至少會有應對方案,到時候見招拆招就好。

至於那些評論家,說得一口好改革,別人不改都是混蛋,那真的是說的比唱的好聽,自己來試試看?光辦一個「後段學生課輔班」試試,保證整套過程「整死你、虧到死」。

 

 

以上只是講教育,我們連帶講到年金,有人覺得年金改革不夠快,有的覺得太快,怎麼處理?一樣,事情不是我們這些笨蛋想的那麼簡單,任何東西只要大到一種程度,鐵定造成社會巨大的影響,修正不是一張紙、一張嘴就可以搞定。

好比現在軍公教的退休金,如果比照美國跟歐洲的水準,至少砍一半,難道不可以嗎?當然是可以,畢竟台灣的軍公教階級,絕大多數現在已退休的,都已經買房了,退休金純做生活費,一個月拿三萬也不會過不下去。所以我們就大刀一揮,反正沒差,這可以嗎?

其實可以,但我們要考慮可能產生的問題,然後後座力是否可以承受。軍公教階級很多都是夫妻檔,而且現今退休者,替兒女付房貸、繳出國留學學費的人數很多,這當然都是慷納稅人之慨。但你一次砍光,會不會因為房市大規模拋售,產生金融危機,政府還得介入紓困。這些出國的人因為斷炊,有能力的會留在國外想辦法,回國的大多能力不足,就業能力也是很值得懷疑,這算好事嗎?

而且,台灣經濟現在疲弊是事實,你一次砍掉太多,會不會瞬間消滅掉整批中產階級的消費力,讓台灣各大都市市中心的商店倒光光?然後造成大量的失業潮,更進一步影響經濟發展?如果願意承受,有那麼多錢做失業補助、就業輔導、創造新的工作機會嗎?

你說,省下的錢退稅給大家,或是發消費卷就好。可是,我們也發過了,效果很好嗎?大家預期經濟不好,是一直去消費,還是乾脆買基本消費品,拿去存起來之類的?發三千六跟發三萬六的效果絕對不一樣,一次性發跟每年發也不同,這還要去計算是否對經濟有正向的循環效果。每年省五千億聽來很多,但真的要燒可是很快。

筆者不是在危言聳聽,而是你本來就該要考慮到這些點,就算實際上等於被這些退休金戰士綁架,也不能因為這不正義,一次砍光結果害底層勞工失業跟生活困頓。這不是打電動,你不可能拿走A的錢,發給了B去用,結果產生相同的經濟效果。

這還只是在算帳,無形的問題也要想想。任何行業都一樣,凡是看不到未來,鐵定不會認真做事。如果教師發現薪水不僅變低,未來退休金也沒保障,人生看來一片黑暗,筆者可以保證,現在的狀況下,教師不會決定都離職投入產業界,大多數都沒那能力,他們會到處開家教班,想盡辦法利用教育資訊的落差賺補習費。公務員的貪污比例絕對會提升,你怎麼抓都抓不完,更不要提辦事效率降低等副作用。

所以,當前對年金有點研究的人,多半知道也同意,已經退職很久的,有享受到最優渥的那一批,跟沒享受到的那一批要分開處理。有黨職併公職的要優先處理,還要追回。現職離退休還很久的,可能要另外設立新的基金,至少要可以做到部分的自給自足。總之,沒有一個方案,是印鈔票繼續領,照現狀持續發下去。

很多人是因為沒想太多,所以會覺得改革很簡單,條子發下去就可以做到。少部分人是因為家境優渥,根本不會受到改革的影響,既然與他無關,那麼別人家的死活就不需要在乎。

你說這些退休金戰士領超多,對現在的年輕人不公平,他們的子女雖然在富裕的環境下成長,後來的成就也比較好。但這算是故意的嗎?政府製造出一個扈從階級,讓這個階級的人生活富餘,所以反過來支持這個政府,不代表這些人都該去集中營做奴隸來償債。大家都是國家的一份子,怎樣做會多數人比較好,這才是一個民選政府比較該做的事情。

當然,一群既得利益者嘴臉難看,讓民眾覺得管他去死,這就是活該,笨沒有藥醫。哪天真的砍到他活不下去,也是剛好而已,筆者只是對那些明明拿不到,卻以為自己也是利益階級的人感到悲哀而已。

至於你說現在的政府有沒做到滿足人民期待?筆者認為是不夠的,畢竟投給他的選民認為需要做更多,做不到當然該罵。

筆者只是在講,很多事情考量的面向,遠遠不止筆者這篇寫的「短短幾千字」,以上說的每種問題,這些年來光是跟前輩、老師、學長與各行各業認識的朋友討論,就發現各有其困難跟獨特之處,你無法面面俱到,如果要講的詳細點,筆者大概每一點都可以擴充幾萬字,都可以出本書了。

別鬧了,筆者真的沒那麼有能力,足夠解構跟解決台灣各種問題,只是勉強摸得上邊,知道事情的處理要看細節。

 

問題往往在取捨,我們知道某個方法會傷害一萬人,但可以幫助一千萬人,那自然只能這樣做。還搞不清楚,現在取捨什麼最好,還有一絲絲幻想,沒有看到現實的人,真的很多。

這個對象的名稱很簡單,國民黨三個字。

不是筆者故意找碴,如果是二十年前,國民黨的利益涵蓋範圍還很廣,受惠的人還很多的時候,你直接砍死可能瞬間造成數以十萬計的家庭崩潰,連帶的後遺症難以估計,筆者還會建議手下留情。但現在呢?哼哼,實際影響根本沒多少了,更不要提過去八年證明,國民黨遇到沒錢的時候,連自己選民都不會照顧,只有極少數人賺到錢。

既然如此,不割掉你要割誰?再說,當前台灣的舊有結構,本就是國民黨過去黨國一體留下的,沒有比現在處理這些結構性問題更好的時機,治療癌症要先割除腫瘤,然後才是服藥治療,最後才是食療養生,優先順序搞清楚,復健的時間才會快。

< 資料來源:王立第二戰研所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