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音樂史料何去何從

文化部鄭麗君部長於三月初宣示「台灣歷史若要重建,應該先重建藝術史,文化部已啟動一系列包含音樂史、藝術史、建築史等文化工程」,讓音樂界燃起希望,更讓所有對台灣文化建構深深期許者雀躍萬分。

文化部鄭麗君部長。(資料照,記者潘少棠攝)

二○○四年我剛開始參與《臺灣音樂百科辭書》〈當代篇〉的主編工作時,自認為對台灣音樂的蒐集、研究頗有心得,手邊能掌握的資料也很多。沒想到,編寫過程中問題一一浮現。光是要選擇那些詞條就已傷透腦筋,音樂人、音樂作品、音樂團體、表演場所、音樂刊物、音樂出版社…等詞條,要以甚麼為原則來挑選?那些有資格納入?緊接著是,內容請誰來寫?資料在哪裡?如果該項目沒有研究者,只要有資料,我們學者仍可寫簡介。只是很多音樂史料不知散落何處,例如「中國現代樂府」、「台灣電視公司交響樂團」,尚無研究論文。在緊縮的時間內,我們只能根據二手資料書寫。

以「人物」而言,我們收納的不僅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演奏家、指揮家、歌唱家等都很重要,如張福興、蕭而化、呂泉生、鄧昌國等。已停刊或已消失的,如《全音音樂文摘》、「國際學舍」(建於一九五七年,今位於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內,一九九二拆除)也都要收納。「現代國樂」在台灣發展了七十年,各種相關詞語、音樂人、組織等,也很重要。而台灣當代音樂發展初期,受到西方音樂文化深遠影響,因此早期外籍音樂教師在台灣的足跡(如德明利姑娘、包克多、蕭滋),也應是重要資料。

我在《臺灣音樂百科辭書》編纂上,發現音樂史料的一手資料嚴重不足,現有的圖書館,連一九五○年代省教育會出版的《新選歌謠》九十九期都沒有完整收藏,更別說日本時代的史料,以及個別音樂家的手稿、日記、照片、錄音、海報、節目單、入場券了。資深音樂家不斷凋零,他們遺留的龐大資料,不知該何去何從?

解嚴後,政府積極設置台灣電影館、美術館、文學館等建立台灣文化主體性的研究機構,卻欠缺一座「國立台灣當代音樂館」!我們殷盼文化部能夠籌設,並且要有至少如台北市立美術館的規模與編制,來保存龐大繁雜的音樂史料(涵蓋聲音、影像),作為各種音樂研究、建構音樂史的資料庫,以及典藏、推廣、授權、數位化、國際化的中心。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