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的白色恐怖年代

 

 

有人類的地方就有歌謠,有歌謠的地方就有兒歌,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傑出的創作歌曲《四、月、望、雨》等等之外,必定也有人創作台語、客語、原住民各族語言的兒歌,很遺憾的是,作者很多都已經被「佚名」取代了。

追蹤「知名兒歌背後不知名作者」的偵探故事,只能從戰後「國語」由日本話變成北京話的年代說起。一九四七年五月徵求詞曲活動中,唯一傳唱至今的《造飛機》,是蕭良政作詞、吳開芽作曲,因為一批贓貨飛機殘骸,讓吳開芽校長被降調回任老師;總督府國語學校(戰後的師範學校)畢業的周伯陽、蘇春濤合作《妹妹背著洋娃娃》;內向的陳石松在作品走紅的四十年期間,從不吐露《三輪車》是他譜曲;花蓮師範學校的張人模老師,因被誣告為匪諜,連夜偷渡到香港,他創作詞曲的《捕魚歌》,從此被誤傳為阿美族民歌,實際上並無阿美族語歌詞。

台語兒歌《天黑黑》、《白鷺鷥》,害林福裕被約談,警總說:「台灣每天都天亮亮,哪會天烏烏。」半世紀後,台灣終於執行著作權法,許常惠帶頭的學院派,卻直指《天黑黑》、《白鷺鷥》是口耳傳唱的「無主民謠」,質疑「林福裕根據唸謠譜曲」之說,更遑論林福裕有能力編寫合唱及樂隊套譜。他們更忘了「說方言被處罰或掛狗牌」的年代,林福裕主導的「幸福唱片」對台灣的貢獻。所幸這些「台灣歌謠」已被兩岸碩博士論文證實與「福建民謠」差異極大,就算前兩句一樣,也有閩北、閩中、閩南之不同文化表徵。

客語創作兒歌繼涂敏恆之後,在客家電視台的推動之下,蓬勃發展。原住民創作兒歌在陸森寶引領下,也在電視平台與各個部落發光發熱。

終戰前的一九四二年,NHK的前身「JOAK東京放送局」甄選歌曲,允許殖民地人參賽,日本人寫的《吊床》歌詞,由台北士林的曹賜土譜曲而得獎。戰後,他請同事宋金印將日語的國語譯寫為北京話的國語,再度獲得傳唱,但因國立編譯館的音樂課本沒有收錄,半世紀後已幾近失傳。筆者在國立教育電台「台灣音樂do re mi」節目播放,網路收聽的人們誇獎:美得像「睡午覺的搖籃歌」。

兒童節,大家一起向這些兒歌創作前輩說謝謝吧!

(作者曾任音樂課本主編,台北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