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年金抗議,不配稱「公益社會運動」

 

反年金改革聯盟的抗爭,理不直而氣壯,甚至演變成暴力衝突,很大程度和政府、警方的姑息態度有關。圖/民報資料照,張良一攝
反年金改革聯盟的抗爭,理不直而氣壯,甚至演變成暴力衝突,很大程度和政府、警方的姑息態度有關。圖/民報資料照,張良一攝

 

反年金改革的抗爭團體在4月19日立法院前抗議,結果失序施暴,令整個社會大眾更為之唾棄和不齒。幾個月來,反年改份子的「反對訴求」一再像破留聲機一樣,重覆提出,但卻根本說服不了社會、也得不到理性民眾的認同。

針對這種反年金的攪局抗議,我在2月初即向政府高層提出預警,務必嚴正面對和化解。他們的破壞性行徑卻是讓人質疑政府的善意溝通和懷柔回應是不是太軟弱了?而警方的制暴無能,更令各界心生不滿,甚至懷疑是不是在「窩裡反」?面對這些亂象,政府一定要立即拿出施政決斷和改革魄力,不能讓無理的逆流亂了有理的主流。

反年改無理,早已是社會共識。但反改革的那些人卻因為日前太陽花運動獲得不起訴的法院判決而受到錯誤的「鼓舞」,甚至自比為退休軍、公、教、警版的「太陽花公民不服從運動」。

關於「反年改」抗議和施暴絕不能與「太陽花」的「公民不服從運動」相提並論,已有很多識者提出清楚和明確的論述,各界也有了共識。我不必多說。我只想在此談一談太陽花運動兩周年後的民意反應來論證被譏為是「要錢花」的反年金改革抗陳,怎麼說都不能被視為有公益改革意義的公民社會運動。

根據中研院社會所在今年初進行的「台灣社會意向」調查發現,台灣民眾中有五成七(56.9%)支持過去兩年來民間組織推動的「政治民主運動」(如反媒體壟斷、反服貿(太陽花運動)和反課綱微調運動),更有六成五(64.9%)支持過去兩年來民間社會組織推動的「社會改革運動」(如反核、反大埔、反都更迫遷運動)。事隔兩年後,這種普遍的改革民意仍然存在,值得我們欣慰和珍惜。

綜觀上述列舉的六種事關政治民主和社會改革,都具有「保障弱勢利益」、「捍衛公平正義」、「維護正當國家前途」三大目標,以及「說理清楚」和「非暴力手段」兩大途徑。半年來的「反年金」(要錢花)抗議行動,沒有一項是符合的。

試想這樣的既得利益為自利而反撲的行徑,既說不清道理又施暴,當然得不到社會的支持和輿論的聲援。民進黨政府沒有理由再任由這種只是「要錢花」,而不顧公益的反年改抗議再耍賴下去。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