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習近平的一念之間

記者鄒景雯/特稿

自一九九七年以來,二十年間,台灣如何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事實上不外兩個結果,一個是不管台灣用什麼名義,都在中國壓力下,遭到世衛組織(WHO)秘書處拒絕,一個是馬英九時代,由中國同意,再以所謂的「觀察員」身分去WHA列席。這二者,其實對中國而言並無甚區別,其對國際的宣示依舊,但是對是否緩和台灣人民對中國政府的敵意,則具有表面作用。

  •  圖為世界衛生組織所在的聯合國歐洲辦公大樓。(中央社資料照)

    圖為世界衛生組織所在的聯合國歐洲辦公大樓。(中央社資料照)

稱之為表面上的差異,主要是外界以為馬政府時代因為叩頭了「一個中國」,所以對岸不會欺人太甚,事實則不然,外交與衛福部門從來不敢對國人揭露的是:過去幾年,我們的衛生專家要參加毫無政治意涵的專業會議,同樣被北京一律封殺,國共所營造的假象,正是「人前手牽手,人後下毒手」的寫照,下場根本沒好到哪裡去。

去年是新政府上台後第一次處理WHA議題,衛福部長上台講話不敢提台灣,被國人斥為是失分;今年則是面臨是否能與會考驗。根據涉外人員的訊息,「只剩一線機會,端賴習近平的智慧與選擇」。換句話說,全然操之在一人之一念之間。習近平的決定,也將牽動蔡英文在五二○就職週年,要不要處理「給個說法」的決定。

由於台北對北京該傳達的訊息早已說盡,蔡總統繼路透之後,今日也會透過國內媒體專訪放送一樣的訊息:一是台灣是否能參與WHA,將是未來兩岸關係的重要指標,如果台灣無法參與,在國內將會是一股民怨,而台灣人都知道不讓台灣參與的阻力是來自中國,責任歸屬至明。二是強化台灣參與的正當性,WHA並不具政治性,台灣只是以觀察員身分出席,這樣的權利若被剝奪,在國際上不會被認可。

不斷做此表述,蔡總統其實想讓習主席理解,如果想用國際封鎖來逼迫台灣接受政治前提,在民主台灣是行不通的。因為,新政府的兩岸政策,必須建立在台灣民意的基礎之上,過去國共說好就算的舊模式,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台灣社會。

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是,如果習近平堅持硬腳踩到底,蔡英文即不可能在五二○回報善意,則今年十九大前的兩岸僵局,將就此固定化。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